德国文学史 第一卷

2023-07-05 07:25
2023-07-14 17:02
假装完结
总条目 66 最近时间 ↑

2023-07-14 17:02

  不更啦,我凎。打字好累,这有始无终的事情以后再也不做了(应该会真香,要看电子版的话请来B站私信我,在这里发百度网盘感觉不太好

2023-07-09 17:26

第四章  “新时代”与早期市民文学

(13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末)

2023-07-09 17:26

(三)晚期英雄史诗
  骑士一宫廷文学晚期惟独英雄史诗在奥地利继续受到扶植,到1250年《尼伯龙人之歌》 这部英雄史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种类,艺术魅力仍然不减,在其影响下产生出两部史诗,即《瓦尔特史诗》和《谷德伦》。
1.《瓦尔特史诗》
2.《谷德伦》
  在表现形式上,《谷德伦》充分使用了《尼伯龙人之歌》的语言和风格,许多段落就是不折不扣的尼伯龙诗段,因此有人《谷德伦》是《尼伯龙人之歌》的姊妹篇。它把故事分为“序篇”和“正篇”,这也是宫廷史诗惯用的一种做法。尽管如此,《谷德伦》在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上都无法与《尼伯龙人之歌》相比,虽然产生的时间在《尼伯龙人之歌》之后,但不是英雄史诗的进一步发展,却标志了英雄史诗已走向终结。
  在《谷德伦》以后,古代日耳曼人的英雄传说虽然仍是受欢迎的题材,但以此为基础产生的作品都逐渐离开了骑士文学的发展轨迹,与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追求内容惊险怪诞、情节生动有趣的民间文学合流了。

二 市民文学的萌芽

2023-07-08 23:56

  尽管戈特弗里德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和沃尔夫拉姆的《帕其伐尔》已经表现出了一些新的倾向,但传统的宫廷史诗在1210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那些指导性的原则被继续用于文学创作。像骑士爱情诗一样,也是因为几位大师的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语言艺术方面都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后继者再也无法创新,他们只能在表现形式上下工夫,所以晚期宫廷史诗的第一个特点便是更加注重形式。第二个特点是文学中心的分布发生了变化,方言又占了上风。
1.康拉德·弗赖克
2.埃姆斯的鲁道夫
3.梯尔海姆的乌尔里希

2023-07-08 23:52

  诗歌的主旨也从歌颂“骑士的美德”变成挖苦讽刺,尤其讽刺那些爱虚荣的农民,说他们装腔作势,拙劣地模仿骑士风度,令人哭笑不得。尽管这种讽刺是出于日益贫穷的骑士对富裕起来的农民的嫉妒和仇恨心理,但也反映出骑士阶级已经日暮途穷。他的十字军东征歌曲更是一反老一代诗人的宗教幻想和虚无缥缈的激情,写出了诗人的真实体验,因此,他的创作虽然在艺术成就方面无法与瓦尔特相比,但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化,所以对骑士爱情诗的晚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奈德哈特的名字一直到15世纪和16世纪仍为人所熟悉,在当时流行的一部笑话集中把他描绘成了农民的敌人。
(2)汤豪塞

二 晚期宫廷史诗

2023-07-08 23:45

2.“宫廷乡村诗”及代表诗人

  另一部分诗人属于新的一代,但他们的诗歌艺术也不是凭空创造的,作品的语言、形式、母题都继承了老一代的遗产,与老一代诗歌不同的是,他们表现的是真实的生活体验。新一代诗人的代表是罗因塔尔的奈德哈特和汤豪塞。这两位诗人的关系既不是师生,也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只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断然抛弃公认的、传统上已经确定的宫廷骑士爱情诗,大胆“突破”原有的框框,接受民间的,包括流浪汉诗歌的因素,从中吸取养分并且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创立了“宫廷乡村诗”。
(1)罗因塔尔的奈德哈特
  奈德哈特创立的“宫廷乡村诗”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士爱情诗,而是它的一种“嬉拟”。作者抛弃了“典雅爱情”的观念,诗中描写的是乡村男女青年的恋爱关系,即所谓“低俗的爱情”,人物和环境也不再是理想化了的骑士和他们的冒险经历,而是取材于现实生活。虽然作者在诗中所描写的乡村并不是13世纪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无论如何这是对骑士爱情诗脱离现实的积习的一种纠正。

2023-07-08 23:39

1.晚期格言诗及代表诗人 
  1230年以后,老一代诗人中惟有瓦尔特的格言诗对骑士爱情诗晚期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一是因为格言诗的宗旨是教育,传达一种包含深奥哲理的认识,因此时间性不强,既能用于表现过去的时代,也能用于表现新的开始变迁的时代。其次,格言诗最容易打破等级界限,从骑士到非骑士,以至最后到职业工匠,他们都喜欢写格言诗,因为格言诗形式简单,内容扼要,易于接受。第三,与脱离实际的宫廷史诗和宫廷骑士爱情诗相比,格言诗讲的是宗教、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现象,因而比较能与时代同步,容易跟上时代的变化。
  晚期格言诗的主要代表是茨维特的莱玛和布鲁德 ·维尔纳。他们都写过大量作品,莱玛自己就有三百余首,但都未能引导骑士爱情诗走出日薄西山的困境,没有留下一首传世之作。 1250年以后,骑士爱情诗的爱情主题逐渐融于民歌之中,它的形式后来被工匠歌曲借用,而骑士爱情诗本身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文学形式也就不复存在了。

2023-07-08 23:34

第四节 骑士—宫廷文学的衰落

一 走向衰落的骑士—宫廷文学

  在13世纪初到13世纪中叶大约四十年的时间里,骑士爱情诗、宫廷史诗和英雄史诗这几种文学形式都依然存在,瓦尔特的诗歌、哈尔特曼的叙事体作品、《尼伯龙人之歌》、戈特弗里德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以及沃尔夫拉姆的《帕其伐尔》仍具有权威性影响,被奉为学习的典范。起初,不少人都是按照这些作品的格式进行模仿,甚至抄袭,他们不去分析研究前辈们遇到的问题,而日后的问题还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才渐渐意识到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于是出现一批新人,这些人独辟蹊径,把骑士一宫廷文学引向了另外的发展方向。而这一发展最终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么是最后与市民文学合流,要么变成纯粹的消遣文学,为腐朽没落的封建贵族的需要服务,但不论哪一种都再也没有产生可以与极盛时期相媲美的作品。

(一)晚期骑士爱情诗

2023-07-08 14:21

  在亚瑟传奇和圣杯传奇中,人物是生活在一个虚构的、非现实的世界里,《尼伯龙人之歌》中的人物则是生活在一个真实的、具体的社会里。作者认为,生活就是对欢乐和痛苦的体验,而且欢乐总是在痛苦中结束。乐而生悲,福以祸终是这部史诗的又一主导思想,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作品始终,其间每一个情节都 在为下一个情节作铺垫,一步一步把故事引向悲剧性结局,说明“厄运”是必然的,无法避免,也不可抗拒。
  关于《尼伯龙人之歌》的文学风格,学术界一向争议很多。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古代的英雄传说是一种口头文学,《尼伯龙人之歌》保持了这种口头文学的风格,故事主要是讲给人听的,而不是写给人读的,因此具有如下特点:一、故事以克里姆希尔德为中心,情节首尾连贯,总体统一。二、在总的框架之内,各个故事相对独立,自成一 体,有人把这种结构形式称做“段落结构”。三、人物的行为方式仅仅与他所处的环境相吻合,人物缺乏统一性格。作者没有交代人物内心的变化,因为他的任务是讲故事,人物的行为方式是根据故事中特定的环境设计的,只要符合环境的需要,人物就完成了角色的使命。
(五)接受史

2023-07-08 13:51

  此外,匈奴王艾柴尔是个异教徒,但史诗中没有描写基督教与异教的冲突,吕狄格虽然有意通过克里姆希尔德的婚姻使艾柴尔皈依基督教,而这个母题并没有展开,克里姆希尔德决定远嫁匈奴的初衷是为西格夫里特报仇。相反,在匈奴宫廷云集各路英雄,基督教徒和异教徒和睦相处,他们做礼拜的教堂也是并列的,互不干扰。宗教之间的宽容随处可以察觉,这表明,作者已经不是宗教对立的拥护者,很可能就是主张均衡、宽容、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和平共处的基督教信徒,他的思想体现了骑土阶级关于培养“和谐完美的人”的崇高理想。

(四)创作特点
  在创作方法上,这部史诗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人物没有善人与恶人、上帝满意的人和魔鬼喜欢的人之分,他们都是听从命运的召唤,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都在顺从命运的安排。二是真实性。这部史诗不仅真实地反映了13世纪骑士阶级的思想状况,而且也真实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环境。

2023-07-08 13:47

  与同时代的宫廷史诗和其他叙事作品一样,《尼伯龙人之歌》也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史诗中的英雄都是基督教骑士,他们每天去教堂做祈祷,唱弥撒;结婚,加冕,骑士授爵都要由神甫为他们祝福。西格夫里特的遗体是完全按照宗教的礼仪安葬的,克里姆希尔德孀居期间的全部时光也都是在教堂里度过的。然而,这一切只是表面现象,不触及宗教信仰的核心。英雄们在灵魂深处仍然保持着日耳曼英雄的气质,他们有独立的人格和道德意识,面对命运考验,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绝不动摇。他们的行为与神灵无关,既不由神来规定,也不体现神的要求,他们临死前既不仰望上苍降福,也不希冀在彼岸得到永生。这一点与基督教的英雄史诗《罗兰之歌》有本质不同。垂死的罗兰最后说的话是“献身上帝”和请求“上帝恩典”,哈根临死前所表现的则是胜利的喜悦,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和不屈的人格。

2023-07-08 13:44

(一)故事内容
(二)传说系统
(三)主题思想

  《尼伯龙人之歌》的中心冲突是争夺尼伯龙人宝物。尼伯龙人宝物是一批巨大的财富。在封建社会,财富是封建宫廷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封建统治的基础。财富意味着权势,有财富才有权势,失去财富就失去权势。所以,尼伯龙人宝物就成了权势的象征,贯穿全诗的争夺尼伯龙人宝物的斗争实际上就是封建王侯争夺权势的斗争。骑土阶级也和古代英雄一样,他们伦理观念的核心是勇敢和忠诚。但是,到了13世纪勇敢和忠诚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已经发生变化,增加了新的内容,获得了更深层的价值。

2023-07-08 13:30

  戈特弗里德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在思想和语言方面都超过了其他宫廷史诗,已经达到骑土阶级可能达到的思想高峰,强调爱情与骑土和宗教无关的特征更预示了早期市民文学的兴起。这是中世纪骑土一宫廷文学最后一部伟大的传世之作,在它之后,宫廷史诗日趋衰落。

三 英雄史诗:《尼伯龙人之歌》

  在12世纪到13世纪霍亨史陶芬王朝兴盛时期,除了以亚瑟传奇、圣杯传奇和特里斯坦传奇为题材的宫廷史诗外,还有一部史诗,这便是《尼伯龙人之歌》。这部史诗与当时流行的宫廷史诗不同,既不是以外国人的作品为蓝本翻译改写的,也不是用非现实的神话虚构出来的,而是根据在德意志本土口头流传的古代日耳曼英雄传说,用长篇史诗的叙事形式加工创作的,故称“英雄史诗”。直到大约12世纪中叶,古代英雄传说还只是以“歌”的形式出现,由行吟歌手到处传唱,因此属于口头文学范畴。自从《尼伯龙人之歌》问世,英雄传说才从数百年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空白中走出来,并且以英雄史诗的独特形式立刻站到了文学创作的顶峰,与骑土爱情诗和宫廷史诗一起创造了德国中世纪骑士—宫廷文学的辉煌。

2023-07-08 13:26

(四)斯特拉斯堡的戈特弗里德与《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戈特弗里德的惟一一部史诗《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是根据法国作家托马斯•得•布里塔涅的同名史诗写成的,取材于古凯尔特族人的传说,属于特里斯坦传说系统。 戈特弗里德认为,他与其他作家,特别是沃尔夫拉姆不同,他的材料来源于“真实”,不容“侵犯”,因此,他既不加工改写,也不重新创作,而是对于原有材料做全新的、独特的、大胆的解释,原则上采用评注的方式给不容“侵犯”的原文加上注释或插入说明。他主要在语言形式上下工夫,巧妙地运用一切语言和修辞手段,因而使他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达到了中古高地德语语言与修辞艺术的顶峰,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大概写于1210年前后,作品未完成,存留下来的初稿只是一些断片,包括特里斯坦的年轻时代和第一次去爱尔兰,特里斯坦第二次去爱尔兰以及爱情魔汤及其后果,特里斯坦被放逐和他返回时的冒险故事三大部分。

2023-07-08 13:16

(一)德国宫廷史诗之父——费尔德克的海因里希

  当普罗旺斯宫廷骑土爱情诗在德国兴起的时候,年轻的费尔德克的海因里希开始创作骑土爱情诗,成为早期宫廷骑土爱情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与此同时他也把在法国流行的宫廷史诗引入德国。12世纪60年代,法国产生了根据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改写的《埃涅 阿斯史诗》,海因里希又根据法国人的改写本于1170年至1180年之间写了德国的宫廷史诗《埃奈德》。

(二)奥埃的哈尔特曼

  奥埃的哈尔特曼早期是宫廷骑土爱情诗的代表,从写骑土爱情诗开始,经过著述《小册子》的理论准备,最终走上独立的文学创作道路,先后写了《埃勒克》、《格勒戈利乌斯》、《可怜的海因里希》和《伊魏因》四部叙事体作品,成就卓著,他是将流传于中世纪欧洲的亚瑟传奇,尤其是法国人克雷蒂安•得•特洛耶的作品引入德国的第一位德国作家。

(三)埃申巴赫的赫尔夫拉姆
1.《帕其伐尔》
2.《维勒哈尔姆》
3.《提图勒尔》

2023-07-08 13:02

  瓦尔特的主要文学成就是创作了一批有独特风格的、脍炙人口的骑士爱情诗,将德国宫廷骑士爱情诗推向了新的顶峰。他与莱玛的争论是他摆脱已经僵化了的古典的“典雅爱情”观念,开始独立成长的起点,正是这场争论使他建立起关于“爱情”的新的观念,形成了他诗歌的独一无二的风格。

二 宫廷史诗
  宫廷史诗,或称宫廷传奇是用韵文写的长篇叙事体作品,相当于现代的长篇小说。roman 一词来自古法语,一直到17世纪,德语都借用这个词表示各种传奇故事,到了18世纪才专指“长篇小说”,因此,现代的长篇小说是从古代的史诗或传奇故事逐渐演变而来的。因为这类作品都是由在宫廷供职的骑士受宫廷封建主之命为宫廷创作的,为了突出其宫廷性质,故名宫廷史诗。

2023-07-08 12:40

(二)宫廷骑士爱情诗
  宫廷骑土爱情诗是由外国引进的,在德国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1170—1190年为第一阶段,1190—1230年为第二阶段,123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三)德国中世纪的伟大诗人——福格威德的瓦尔特
  莱玛作为著名的宫廷歌手,维也纳宫廷的领衔诗人,曾经显赫一时,很多人把他视为学习的榜样,福格威德的瓦尔特就是作为他的学生登上诗坛的。但是,不久瓦尔特就发现莱玛的“典雅爱情”的观念过于片面,从这种观念出发写出的诗歌太缺乏真实自然的感情。于是他离开老师莱玛的轨道,把“典雅爱情”与民歌中的自然的感情结合起来,写出了一批有真情实感的抒情诗,这些诗成为骑士爱情诗中最优美的诗篇,登上了宫廷骑士爱情诗的顶峰,瓦尔特同时成为德国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2023-07-07 13:40

(一)早期骑士爱情诗
  最早的骑士爱情诗是在德国本土生长的,故称“古代本土骑士爱情诗”,以区别后来受法国影响而盛行起来的“普罗旺斯骑士爱情诗”。早期骑士爱情诗产生于奥地利和巴伐利亚,因为作者都是多瑙河流域的骑士,所以称他们为“多瑙河派”。
  “多瑙河派”诗人的三位主要代表是库伦贝格尔、爱斯特的狄特玛和累根斯堡的城堡军事长官。此外还有施瓦本诗人瑟维林根的美因罗和里滕堡的城堡军事长官,这二人的风格尚显鲜嫩,受西方影响较多。以上五位诗人均出身于贵族世家,他们的写作生涯大约都在1150年到1175年之间,其中最重要的两位诗人是库伦贝格尔和爱斯特的狄特玛,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给我们提供了从多方面了解早期骑士爱情诗的视角。

2023-07-07 13:28

第三节 骑士—宫廷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骑土一宫廷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期与骑土制度的兴起和盛行期是一致的,都是在12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上半叶,1190年到1210年达到顶峰,维也纳、巴伐利亚和图灵根是著名的文学中心。主要文学种类是骑土爱情诗、宫廷史诗和英雄史诗。它们的共同点是都用韵文体写成,有文字记载,因为当时还没有印刷术,只有手抄本,手抄本不是供人阅读,而是供人朗诵和讲述的,所以,这种文学基本上还是靠口头流传,但它们都有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

一 骑士爱情诗
  骑土爱情诗是骑土制度特有的产物,是随着霍亨史陶芬王朝的繁荣兴盛而发展起来的。骑土一宫廷文学中的诗歌,按其形式通常分为骑士爱情诗和格言诗两大类,它们均产生于不 同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范畴,骑土爱情诗是心灵或情感的自白,格言诗则是信条、教义,用普遍的生活经验、伦理规则和实践知识进行说教,形式简短,易于记忆。骑土爱情诗诗人和格言诗诗人的界限也极为分明,早期的骑土爱情诗诗人是不写格言诗的,反之也是如此。直到骑土一宫廷文学的繁荣期,大诗人福格威德的瓦尔特才既写骑土爱情诗,也写格言诗,两种创作都达到了极高水平。

2023-07-07 13:20

第二节 骑士—宫廷文学的兴起

一 德国骑士文学产生的原因
  随着霍亨史陶芬王朝的繁荣兴旺和巴巴洛莎皇帝引入骑士制度,骑士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他们迫切需要有自己的文化,表达他们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要求,这是促使德国骑士文学产生的根本原因。
  德国的骑士文学和德国的骑士制度一样,不是德意志一国的产物,可以这样说,骑士文学和骑士制度原本就是一种国际现象,德国的骑士文学不过是这种国际文化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 德国骑士文学为什么称骑士—宫廷文学?
三 骑士—宫廷文学与僧侣文学的不同
四 骑士—宫廷文学的特殊用语

2023-07-07 13:04

第一节 概述

  如果说在第一章和第二章里,德国文学史从德语文字的诞生到宗 教文学最终退出主宰文化领域的地位,时间跨度为四百年的话,那么这一章要讲述的德国文学史,时间跨度仅仅八十年或者说大约三代人的时间(一般三十年为一代人)。这八十年文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德语文字和德语文学创作第一次不再受命于来自外部的需要和指令,换句话说,德语文学第一次成为独立的艺术。在以往四百年里,德语在拉丁语的影响下,从诞生之日起逐渐发展成为能够充分表达西方国家归依基督教后的全部新的思想内容的有效工具,成为一种能与拉丁语具有同等价值的西方国家的文化语言。但那时用德语表达的一切,从广义上看,还只能算是一种翻译,只是把西方国家用拉丁语写下的精神成果介绍到德意志来。
  在德国文学史上,骑士文学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从1170年到1250年历时八十年,分为兴起、繁荣和衰落三个发展阶段,也可以把这三个阶段理解为早期宫廷文学、古典时期宫廷文学和后古典时期宫廷文学。

2023-07-06 14:52

第三章  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骑士——宫廷文学

(12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中叶)

2023-07-06 14:47

  与“艺人”们相关的文学,既不像僧侣文学那样以宣传基督教的教义为目的,也不像后来骑土一宫廷文学那样以颂扬骑土精神为宗旨,而是一种从前者向后者过渡的产物,是一种过渡时期的世俗文学。
  这种文学受世俗的和宗教的文学形式如圣经故事、科普故事,尤其是传奇故事影响,题材通俗,一律采用直接给听众讲故事说笑话的叙事形式,内容真真假假,言辞绘影绘声,为大众喜闻乐见;这种文学包括的范围除作品外,还有配以作品内容的音乐,主要是器乐、表演、杂耍等等,而无论配以哪一项,口头的表达方式并伴以表情和动作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因为它们的叙事态度和新的表演技巧与到那时为止的一切书面作品有明显不同,既有别于古代英雄歌,也有别于后来的骑士一宫廷史诗,所以文学史家给它们一个专用名称,叫做“艺人叙事文学”。

(一)《罗特国王》
(二)《埃恩斯特公爵》
(三)《欧斯瓦尔德》
(四)《欧伦德尔》
(五)《撒尔曼和莫罗尔夫》

2023-07-06 14:42

  此外,这部作品在语言形式上也有明显的过渡时期文学的印记:大多数诗行韵律不严谨,诗节有长有短,文法和用词陈旧;也像《亚历山大之歌》一样,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故事内容反差强烈,作者的本意是想写一部类似十字军骑士的烈士传奇,颂扬查理大帝是虔敬上帝的楷模,进入天堂的引路人,结果在《罗兰之歌》中表现出来的却是虔诚的忏悔与骑士好斗、乐于冒险的精神的混合,作者把这两个因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统一在反对异教徒的、比帝国思想更具进攻性和侵略性的十字军圣战思想之中。正因为这一点切合了时代的核心问题,所以这部作品影响深远。然而,除五个断片外,我们只有一份产生于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的完整手稿。

二 “艺人”和“艺人叙事文学”
  在修道院和封建宫廷里的教土和僧侣们几乎垄断全部书面创作的时候,在修道院和封建宫廷外面还有一个不小的群体从事写作。这群人十分活跃,成员包括在宫廷供职的歌手和闯荡江湖的艺人,他们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能说会唱,四处漫游,时常出现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宫廷,靠献艺或卖艺为生,但他们既不是僧侣,也不是骑土,因此被统称为“艺人”。

2023-07-06 14:29

  像过渡阶段的其他作品一样,《亚历山大之歌》的语言还不是纯正的德语,形式僵硬呆板,押韵也不规范,诗节长短不等,用词陈旧。这些不足之处很快被发现,因此1160年或1170年前后就有一位莱茵法兰克人写了一首《斯特拉斯堡的亚历山大》,想以此取而代之。13世纪上半叶,埃姆斯的鲁多夫也加工改写过《亚历山大之歌》。
(三)《罗兰之歌》
  《罗兰之歌》(Rolandslied)是12世纪德语僧侣文学向骑土一宫廷文学过渡的一部最重要的作品。作者是累根斯堡的康拉德牧师,他奉一位名叫海因里希的公爵之命,根据法国的《罗兰之歌》写成这部作品,共9094诗行。
  德国的《罗兰之歌》包括法国史诗中的全部内容和主题,无论就范围还是就思想深度而言都堪称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大型叙事体作品。
  德国的《罗兰之歌》并不是法国《罗兰之歌》的翻版,虽然两部作品都是写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的这段历史,布列塔尼的边塞方伯罗兰都 在战争中阵亡,但两位作者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对罗兰这个人物的处理是不同的。

2023-07-06 14:19

  显然,他是从宣传遁世绝俗、追求来世幸福的克吕尼思想出发,企图通过亚历山大征服世界的伟大壮举与他英年早逝的对比,启发人进一步思考这种尘世间的伟大作为究竟有什么价值。然而,故事写完后却完全没有达到他预期的宗教目的,相反,跃然于纸上的亚历山大是一个武艺高强、足智多谋的勇士,为了维护因波斯人要求他纳贡而受到伤害的君主尊严,对敌人进行惩罚报复,他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俨然是一位古代的日耳曼英雄。描写这位英雄一往无前的胜利进程成了写作自身的目的,因此,这部中世纪早期的《亚历山大之歌》也就成了第一部反映世俗贵族奋斗业绩的伟大之作。
  这部史诗的内容几乎全部由情景画面组成,缺乏深刻的悲剧冲突和后来宫廷史诗中那样的心理分析,这一点很像古代的英雄作品中对于英雄外形的描述,譬如肢体和器官都写得细腻准确,这一点又似乎开始接近宫廷文学的审美方式,因为喜欢描写肢体和器官正是封建社会兴盛时期文学的特征,而这种异教的写作技巧却是克吕尼派僧侣文学所蔑视和禁忌的。此外,作者还用大量笔墨描写了亚历山大的成长过程。

2023-07-06 14:17

  《帝王编年史》是第一部用德语写的世俗内容的作品,语言尚不规范,拉丁语痕迹明显,韵律不严谨,结构松散。不过,正是由于作品中加入了大量传奇故事,给作品的主题添枝加叶,使作品的内容丰富多彩,更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因此,几百年来深受重视,改写本、新编本、续写本层出不穷,也像那些动物故事书一样,是中世纪流传广泛的历史知识读本和故事书。
(二)《亚历山大之歌》
  德国的《亚历山大之歌》是以法国的《亚历山大史诗》为蓝本写成的,共1532诗行,书中除引言外只描述了亚历山大加冕以前的事迹和登基后向波斯帝国发动战争的情况。作者在引言里开宗明义,说他给这部作品的题词是“一切虚空之虚空”。

2023-07-06 14:11

一 叙事体作品
  12世纪中叶有一组作品,它们尽管背景各异,但产生的时间十分相近,而且具有许多共同的内在特征。这些作品的作者虽然都是僧侣,但他们已不再遵循基督教义进行说教或劝诱,而是讲故事,题材也不再像古代圣经文学和后来的传奇文学那样由教会指定。即便作者的观察方式、价值标准,乃至叙述语气尚未脱离宗教文学轨迹,但故事的题材来自现实世界,讲的都是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知名人物,十字军东征过程中的各种冒险经历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源泉。作品的主人公也不再是教士和僧侣,而是世俗的贵族阶级,包括帝王将相和中下层骑士。
  文学史上将这一阶段僧侣们写的叙事体作品统称为“宫廷文学兴起以前的小说”。
(一)《帝王编年史》
  是12世纪一部重要的历史文学巨著,用韵文写成。作品中写的是一系列按顺序编排的帝王传记,共分两大组,一组是古罗马帝国统治者的传记,一组是他们的后继者德意志罗马帝国皇帝的传记。古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又分为信奉异教的和信奉基督教的皇帝两大部分。

2023-07-06 14:01

  除《博物学家》外,11世纪和12世纪还产生了第一批用“民间语言“写的关于医疗常识的专业文献。

第四节 新德语僧侣文学

  大约从1050年到1170年是德语从古高地德语时期向中古高地德语时期的过渡阶段,文学史上也称这一阶段的文学为早期中古德语文学。
下略

第五节 从僧侣文学向骑士——宫廷文学过渡

  新德语僧侣文学是中世纪宗教文学的最后发展阶段,随着新题材的引入和诉诸情感的、新的虔诚因素的增加,一种以理解现世内在价值为目的的封建世俗文学正在形成,这便是大约在1150年出现的骑土文学。骑土文学与僧侣文学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僧侣文学肯定来世,骑土文学肯定现世,而从前者到后者之间有一个既肯定来世,也肯定现世的过渡阶段。12世纪中叶僧侣们写的叙事体作品和当时流行的所谓“艺人文学”就是体现这种过渡阶段特点的文学,它们都是骑士一宫廷史诗的前身。

2023-07-05 23:14

  《博物学家》作者的出发点是,无论是想像中的动物还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动物,它们都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真实,是客观存在,而他不满足于知道这种“客观存在”,他要探讨这种“客观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因为他认为,现世中的一切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把它们纳入上帝已经确定的、惟一的、绝对的价值系列,它们才具有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在中世纪人们的想像中,总是把现世中一个个具体的存在物与上帝或神的世界联系起来的原因。作品中的动物象征手法正是在这种思想认识指导下展开的,并发展成为整个中世纪的共识,对文学和艺术,尤其是造型艺术,如插图、玻璃窗门的细密画、建筑雕塑、地毯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作品完全用德语翻译的,语言灵活,句子简洁,内容清晰明了,可以同自然科学报告媲美,没有《圣经》、神学和修辞学的那种转弯抹角。显然,这是为了适应普通僧侣的理解能力,因此这部作品应属于宣传克吕尼派改革思想范畴,11世纪和12世纪出现了几部改写本,但流传并不广泛。至此,诺特克所致力的从德语向拉丁语的过渡宣告结束。

2023-07-05 23:08

  维利拉姆在纯教义的基督崇拜道路上大大前进一步,使他注释和改写的这部《雅歌》成为当时基督崇拜的一部代表作。这部《雅歌》篇幅很长,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用拉丁语改写和注释原文,采用六音步诗行形式,另一部分用德语散文翻译和注释《圣经》文本,为的是帮助教土们丰富语言,也像诺特克一样,文本含有许多拉丁语表达方式。两部分互相关联,普通教徒可以用德语,学者诗人可以用拉丁语,对所有人都适用。因此,这部《雅歌》被广为接纳,大约有二十多种手抄本,直至15世纪仍继续有人抄写。
(三)中世纪的自然科学著作《博物学家》
  属于僧侣文学范畴的作品,除宗教内容和世俗内容的作品外,还有神学性质的自然科学著作,如从拉丁语翻译成德语的动物故事书《博物学家》,在中世纪流传甚为广泛。

2023-07-05 23:04

(二)维利拉姆以及他翻译和注释的《雅歌》
  维利拉姆在他翻译和注释的《雅歌》中因循了诺特克翻译和注释《旧约全书•诗篇》的工作方法,即逐字逐句翻译《圣经》文本,用德语——拉丁语混合散文进行注释并且主要解释那些字词背后的深层含义,书写和发音自成体系。因此,虽然两者前后在时间上隔着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克吕尼派)宗教改革运动,但德国古代文学史家仍然认为,可以把维利拉姆视为诺特克事业的直接继承人。
  《雅歌》本是古希伯来诗歌,意为“歌中之歌”,即“最高雅的歌”,系《旧约全书》第二十二卷。成集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或更早些,共八章,据传,作者是以色列犹太国王所罗门。《雅歌》采用情侣对话形式表达男女双方的热烈爱情,是中世纪除《旧约全书·诗篇》外最经常被人注释的圣经故事。历代学者对于《雅歌》的解释早已存在两大固定模式:一种是从基督教的等级观念出发,认为歌中国王与牧女的爱情代表基督与教会的关系;另一种则认为,这是上帝与每一个热爱他的心灵之间那种个人的、神秘的内在联系。

2023-07-05 22:52

  德语经过诺特克的努力终于真正进入了基教和罗马文化的精神领域,从此跻身西方世界,成为一种与拉丁语具有同等价值的、当之无愧的欧洲语言,查理大帝所开创的建立德意志教会语言的事业经伊西多和奥特弗里德等几代人二百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1世纪由诺特克完成了。
  然而,尽管诺特克对于创立德国教会语言和传播罗马文化功绩卓著,但他的影响始终未能超出圣加伦修道院,即使在这里他的事业也几乎后继无人,其主要原因是,他将德语和拉丁语两种语言并用难以让人接受,在他的全部注释和翻译作品中,只有《旧约全书•诗篇》是惟一例外,得以在圣加伦以外继续流传。而此时,克吕尼派宗教改革已经在欧洲兴起,德国的一些修道院受其裹挟也在酝酿一场改革运动。为了对普通僧侣进行宣传教育,教会经过长期被拉丁语控制之后,重新开始用普通僧侣所操的语言讲话,于是,由德语向拉丁语的过渡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新德语僧侣文学。

2023-07-05 22:49

(一)德意志人诺特克和他对德语的贡献
  诺特克大约生于950年,1022年6月29日死于瘟疫。他是这一姓氏的第三位著名承载者,故称诺特克三世。
  诺特克自称是罗马文化的继承人和发扬者,但他认为只有能将拉丁语翻译成德语才能完全懂得拉丁语原文,并且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展示使用德语的必要性和意义。这在拉丁语繁荣兴旺,处处要求严格训练的鄂图统治时代是难能可贵的。他在写给季滕大主教胡戈的信中表示:“用外语几乎不懂或者完全不能懂的东西,用母语很快就能理解。”因此,他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一种德语一拉丁语混合散文,即在拉丁语的课文里逐句地或逐段地加入德语翻译,紧接其后是语言、内容和概念的详细解释,也是采用德语一拉丁语两种语言混合的形式。与8世纪僧侣们的注释文学和翻译不同,诺特克完全不受原文拘束,不拘泥于一个个词。他特别重视对文本的理解,在他的作品里,德语的
功用实际上不是翻译,而是解释,是帮助领会原文的思想内容。为了训练学生掌握德语的能力,他还大量使用例句和成语,形式力求简洁,部分诗行采用头韵。

2023-07-05 22:39

  作者偏爱小巧精致的画面,试图用丰富多彩的场景展示一个远离严酷、简陋、粗野,崇尚文明、体面、高雅的骑士贵族社会。他把主人公鲁渥德利卜描绘为一个追求文雅的生活方式和端庄的举止行为的理想化人物,其目的是对广大骑士进行教育,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帮助他们提高文化素养。因此,文学史上称这部诗体小说是一首教育诗篇。此外,这部作品的价值还在于它描述的对象十分广泛,从国王、骑士到农奴,从贵族宫廷、骑士城堡到市井生活。小说结构灵活随意,用的是通俗的拉丁语口语,言辞具体、真实、贴近生活,所以也有文学史家称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现实主义作家。

五 拉丁语——德语混合散文

2023-07-05 22:32

(三)《鲁渥德利卜》
  《鲁渥德利卜》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正在酝酿中的宫廷文化的骑土成长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描绘欧洲中世纪文化从早期向兴盛时期过渡的最辉煌之作。这部作品流传下来的手稿已不完整,只是一些零散的羊皮纸页或断片,共2300余诗行,其中有的部分已遭损毁。
  前面说过,赫罗茨维塔的著作取材于基督教传奇,《瓦尔塔里乌斯之歌》植根于古代英雄传说,《一个被拘禁者的出逃》的核心是伊索寓言,而《鲁渥德利卜》的作者则冲破了前人的传统,直接取材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写出了德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作者自己虚构的小说。

2023-07-05 22:26

  《瓦尔塔里乌斯之歌》的作者是圣加伦修道院僧侣艾克哈德一世,大约于930年在修道院学校的诗艺课上作为交给老师的作业用六音步诗行写了一首题为《走运的瓦尔塔里乌斯》的诗。在创作形式上,他以古罗马作家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为楷模,同时也受到帕皮尼乌斯、普鲁登提乌斯等其他古罗马作家的影响,作品结构紧凑,段落分布匀称,情节发展通顺流畅,不像远古时期的英雄歌那样情随事迁,变幻无常。

(二)《一个被拘禁者的出逃》
  《一个被拘禁者的出逃》是德国乃至欧洲中世纪的一部最古老的拉丁语动物史诗,确切的标题应该是《一个被拘禁者出逃的形象比喻》。作者是图尔附近的一个修道院,也可能是圣阿佩修道院的一名德国僧侣,生于瓦什高。这部动物史诗也像《瓦尔塔里乌斯之歌》一样,是作者以鄂图皇帝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模仿维吉尔的风格,对民间题材进行整理加工而成文的。

2023-07-05 22:16

四 僧侣们用拉丁语创作的世俗题材文学

  僧侣们除记录前人写的作品外,自己也尝试用拉丁语写作,但保存下来的作品只有一部英雄故事《瓦尔塔里乌斯之歌》,一部动物史诗《一个被拘禁者的出逃》和一部早期骑士小说《鲁渥德利卜》。

(一)《瓦尔塔里乌斯之歌》
  拉丁语的《瓦尔塔里乌斯之歌》(Walthariuslied)是自8世纪的《希尔德勃兰特之歌》到公元13世纪的《尼伯龙人之歌》大约四百年间惟一一部以本土英雄传说为题材的叙事体作品,可能出自一位在修道院供职的阿勒曼贵族后代之手。据统计,这部作品手稿竟有两打之多,这说明,古代英雄文学这个题材仍拥有众多爱好者。

2023-07-05 22:09

  祈祷辞虽然还保留古代咒语的基本形式,但内容已经开始从日耳曼人的原始信仰向基督教过渡,日耳曼头韵开始衰落,语言也不统一,命令式的语气渐渐换成说服和请求的语气。如果说咒语完全靠魔法呼唤神的力量,那么祈祷辞则是一半靠魔法,一半靠人的恳求来获得上帝保佑,因此已经与基督教的祈祷文近似。
(三)《希尔德勃兰特之歌》
  是一首古老的英雄歌,采用的是日耳曼头韵。与其他古代日耳曼英雄歌相比较,《希尔德勃兰特之歌》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内核是日耳曼英雄精神,外壳上有几抹基督教的色彩。此外,歌中还反映了一些古代日耳曼氏族社会的情况,一个部落受到侵略不能抵御时,部落的首领就带着他的随从投奔他乡,随从们不得不抛下妻子儿女跟随首领一起流亡。这表明,古代日耳曼人的“忠诚”的观念首先体现在随从与首领的关系上。

2023-07-05 21:59

三 僧侣们记录的古代日耳曼文学

  古代日耳曼的拜神文学和英雄文学,由于当时没有文字记载,绝大部分都遗失了。直到公元8世纪有了文字以后,僧侣们在修读拉丁语文献之余,利用偶然机会,整理和记录了少数几件,这样,才有极少数几件古代日耳曼口头文学作品得以保存下来。属于拜神文学的作品中,只有两条咒语和几条与咒语邻近的祈祷辞;属于英雄文学的作品中,除北方冰岛歌集《埃达》收入的几组古代日耳曼的“歌”外,在南方,只有一首《希尔德勃兰特之歌》流传下来。
(一)《麦塞堡咒语》
(二)祈祷辞
  祈祷辞的内容和形式与咒语相似,都是用念咒的方式呼唤神灵赐福,可以看做是咒语的变体,产生时间显然比咒语晚。流传下来的祈祷辞中常常出现祈祷上帝的语句,也不是一律用头韵,有些是用古撒克逊语或拉丁语写的,因此可以肯定,它们是在基督教开始传入以后才被记录下来的。

2023-07-05 21:54

  赫罗茨维塔的剧作在形式和内容上显然都受到罗马戏剧家泰伦兹的许多影响。比如她也和泰伦兹一样,使用韵体散文的形式,通过对话展开叙述,时间和地点安排很随意,不考虑舞台实际需要,作品主要是供人阅读等等。 在内容方面,尽管赫罗茨维塔明确表示,她从事这一套“戏剧系列”创作的目的是要抵消泰伦兹的影响,把他那些非基督教的、描写淫荡内容的喜剧从修道院的必读书目和学者们的手中驱逐出去,用基督教的标准去超越那些著名的罗马作家。但她的作品中还是多少留有泰伦兹的痕迹,在她的六部剧作里就有四部写到男女主人公私通的情节。
  相对于主要来自圣餐仪式的中世纪宗教剧,赫罗茨维塔的剧作虽然在题材上已经非常宗教化,但总的来说,还是更多地继承了古代世俗戏剧的传统,包括泰伦兹的技巧和趣味。

2023-07-05 21:41

(二)早期拉丁语基督教文学的代表作家赫罗茨维塔
  赫罗茨维塔是欧洲中世纪最早、最有影响的诗人,也是古代罗马戏剧没落以后第一位欧洲的剧作家。赫罗茨维塔的创作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诗体的圣徒传奇;第二类是记述历史的长诗;最重要的一类是用散文写成的六部戏剧。
  一般认为赫罗茨维塔最主要的文学成就在于戏剧,不过她的剧作从来没有真正上演过,更不是中世纪戏剧的起源。她和她的同时代人一样,还没有戏剧这个概念,认为罗马戏剧不过是用对话形式进行叙述而已。同样,她的剧作也只是一种用韵体的拉丁语散文写的对话,只能阅读,绝不适于搬上舞台,其内容讲的又都是具有基督教道德倾向的圣徒故事。赫罗茨维塔共写了六部戏剧,其中四部以宣扬拒绝一切诱惑、始终保持贞洁的修女理想为主题,都是以主人公的名字为标题,写作方法简单。

2023-07-05 21:32

  3.中世纪戏剧的萌芽和“复活节衍文”
  除“圣歌”外,弥撒仪式上的第二项革新是诺特克的一位朋友,圣加伦修道院修士图提罗创作的一种散文形式的“衍文”,即作者通过插入音调铿锵的插话和独白来扩展弥撒部分。与“圣歌”不同的是,最初是给添加的散文词句每音节配多个音符,但不久作者就用自己创作的音乐和抒情诗来延伸弥撒的旋律,进一步发挥宗教主题,扩展圣餐仪式,烘托仪式过程中的气氛。其次,这种散文形式的“衍文”很少独立存在,总是加在祈祷文里作为陪衬,当然,它们有时也能自成诗节。
  至于图提罗是否就是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的首创者,有人提出质疑。总之,不论首创者是谁,起源于何地,这种散文形式的对话确实很像戏剧,因此研究者认为这就是中世纪戏剧的萌芽。

2023-07-05 21:23

  2.“圣歌”——最早的宗教抒情诗
  诺特克是创作“圣歌”的第一人。诺特克创作的作品自成一派,不仅韵律和节奏艺术性强,诗节长短很不相同,而且各诗节的抑扬格也时有变换,使歌中思路流畅,旋律轻快。最初的“衍文”经他的改革创新,使音乐与词高度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圣歌”,这便是最早的抒情诗,一种有表现力的、形式独特的宗教诗歌,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早期拉丁语文学最重要的抒情诗人,抒情诗文学种类的伟大开创者,受到多方关注。他的作品首先在德语地区广泛流传,大大促进了拉丁语抒情诗歌的发展。
  除诺克特外,德国早期著名圣歌作者还有艾克哈德一世、赫里曼努斯•康特拉克图斯以及里姆堡的哥特沙尔克等。“圣歌”这种诗歌形式深受喜爱,用拉丁语写作的民间艺人和流浪艺人也都喜欢用“圣歌”的形式和旋律创作世俗内容和滑稽内容的作品。时至今日,在天主教许多节庆的弥撒仪式上仍然保留着这一时期创作的“圣歌”。

2023-07-05 21:18

二 宗教内容的拉丁语僧侣文学

  自911年到1061年的一百五十年里,拉丁语成了德国的文学语言,几乎垄断了全部书面创作。这期间产生的作品主要是宗教内容的,后来也有人用拉丁语写过少数世俗题材的作品,但两种题材的作品水平一般,流传下来的不多。不过,圣加伦修道院修土口吃者诺特克开创的“圣歌”和提图罗开创的宗教剧,则是对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一)早期拉丁语基督教文学
  早期拉丁语基督教文学作品大都是在基督教真正取得了文化的主导地位之后产生的,作品范围主要包括中世纪早期的教会颂歌和“衍文”,即弥撒仪式中的“圣歌”或称“续唱”,以及萌芽中的宗教剧。
  1.教会颂歌

2023-07-05 21:05

  奥特弗里德的作品对后世影响不大,读者有限,可能与这种用“民间语言”(古高地德语)形式叙述拉丁语神学内容的不协调状况有关。他引人的尾韵也未将文学创作推向新的繁荣,在他之后只产生了几首小型诗歌。

(三)围绕《基督》产生的一组小型诗体作品
  虽然奥特弗里德在《基督》中引入了拉丁语文学的尾韵,但还不能断言他建立了一个“学派”,确切地说,他只是最早,也是最卓有成效地实践了这个正在酝酿中的韵律形式。在他之后,没有出现有意义的尾韵作品,只产生了一组风格很不相同的小型诗歌,其中除描述圣经故事里个别场景的《基督和撒马利特的女人》外,主要有赞美圣徒的颂歌《加路赞歌》和《格奥尔格颂歌》,礼拜仪式上的唱段《彼得罗之歌》、《138旧约诗篇》和《西基哈特的祈祷辞》,以及宗教性质的君主赞歌《路德维希赞歌》等。从这一组小型诗体作品看,古高地德语文学在明显地抛弃古代日耳曼头韵,向拉丁语文学的尾韵过渡。

2023-07-05 20:56

(二)魏森堡的奥特弗里德编写的《基督》和他引入的“尾韵”
  《基督》的作者是阿尔萨斯的魏森堡修道院僧侣奥特弗里德,他是迄今为止用古高地德语写作的作家中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作家。奥特弗里德受塔提亚恩所著耶稣生平的激励,于公元863年至871年间编写了这部《基督》,系统地描述基督的一生。全书共五卷,就其规模和要求都可谓古高地德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基督》的题材与《救世主》大体相同,内容包括基督的诞生、青年时代、他的教义和创造的奇迹、他的苦难、复活和升天以及最后的审判。但奥特弗里德写《基督》的时候,基督教已经开始深入人心,因此他无需再努力让《圣经》故事适应日耳曼人的“本土精神”,而是可以直接按照基督教的教义解释《圣经》了。
  他还认为日耳曼头韵适合用于普通教徒的俚歌,而俚歌属民间谣曲一类,拉丁语的颂歌才更能体现《圣经》的威严,因此在《基督》中第一次引入拉丁语文学所采用的格式严谨、每个诗行词尾的音节都对韵的“尾韵”。从此,古代日耳曼头韵被尾韵所取代。

2023-07-05 20:48

(一)古高地德语和古撒克逊语的押头韵圣经文学
  僧侣们最早用古高地德语写的文学作品,迄今保存下来的是两首以《圣经•旧约》为题材的诗,讲的是上帝如何造人,如何创造天地万物,以及世界末日的故事,都是押头韵。第一首是《魏索布伦创世歌》,第二首是《穆斯皮利》。
  僧侣们用古撒克逊语写的押头韵的圣经文学作品是《救世主》。《救世主》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早用古撒克逊语写的文学作品,无论其规模还是文学价值,都远远超过了前面的两首诗,已经是一部初具规模的史诗。《救世主》有两个部分,至于这两部分是一部作品的两个部分,还是两部各自独立的作品,看法不一;这两部分是否出自同一作者之手,说法也不一致,但它们产生的起因和背景,时间和地点都是一致的。

2023-07-05 20:39

第三节 僧侣文学

  到公元9世纪,查理大帝与罗马教廷的密切合作已经使基督教思想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根本上主宰着人的精神。世俗贵族统治与基督教精神主宰相结合的结果是,氏族制度彻底瓦解,封建制度最终形成,法兰克王国发展成为西欧强大的封建帝国,欧洲从中世纪初期进入繁荣鼎盛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基督教是法兰克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主导帝国的全部精神生活。而帝国中,只有高级僧侣和履行神职人员职务的贵族识文断字,他们几乎垄断全部文教手段,自然也垄断全部文学创作,因此僧侣是唯一的文学承载者。

一  宗教内容的德语僧侣文学
  德国僧侣在经过注释、翻译的练习之后,已经能驾驭德语文字,接着便着手进行独立的文学创作。他们从写《圣经•旧约》题材开始,介绍宗教知识,即使采用了颂扬世俗君主的题材,作品中也充满了基督教思想。最早的作品都采用日耳曼头韵,9世纪后期引入了尾韵,产生了一组用尾韵写的小型诗歌。

2023-07-05 16:44

(二)宗教内容和世俗内容的拉丁语文献
(三)教会应用文和世俗应用文

三 修士们的翻译文学和德语教会语言的产生

  与“注释文学”蓬勃发展的同时,在盎格鲁撒克逊人阿尔库因的推动下,以图尔斯的圣马丁修道院的教育学院为中心,一种独立的神学科学在法兰克王国悄然产生。
(一)伊西多翻译的神学论文
  他的翻译则一枝独秀,不仅清楚地传达了拉丁语原稿的基本思想,而且已经脱离原稿文字的束缚,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进行再创造,这种语言便是第一次能够阅读的、可以书写的、明白易懂的教会德语。伊西多翻译的德语散文文字精确,语言感良好,他随意插入一些副词、介词和形容词,为一定的拉丁语词汇选择多个不同的德语词汇进行变换,用习惯的德语语序套用拉丁语的句子,字母拼写前后一致。伊西多的翻译为德语教会语言的诞生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是其他翻译作品效仿的楷模。
(二)赫拉巴努斯和他主持翻译的《塔提亚恩》
  对于研究教会语言,《塔提亚恩》比任何一部其他古高地德语作品都更 具有价值。《塔提亚恩》在文学方面的特殊意义在于它给后人以启发,为 他们描写耶稣生平提供了思路和丰富的材料来源。

2023-07-05 16:20

二 修士们的“注释文学”和德语文字的产生
  德语文字的产生和形成是从注释和翻译拉丁语文献开始的。这个过程始于修道院,最初遍布整个讲“民间语言”地区,查理大帝时期,赖兴瑙和穆尔巴赫是注释文学的中心。修士们在修道院的“书斋”和图书馆里读经修炼,他们首先接触的是从盎格鲁撒克逊或者经过英国获得的拉丁语文献,包括《圣经》文本及最通俗的注释、布道文集和一些作为“神学婢女”的世俗科学著作。在阅读过程中,为了读懂和理解文献的内容,他们尝试着用现成的拉丁语字母,按照自己所操方言的习惯,拼写和注释生僻难懂的拉丁语词汇和表达基督教思想的概念和语句,经年累月,逐渐创造出了一种自己特有的书写方式和书写传统。

(一)两本字典
  《阿布罗干司》、《注释词典》。上述两种字典开创了所谓“注释文学”的先河。

2023-07-05 16:10

第二节 德语文学的开端

  到公元8世纪,莱茵河以西的氏族已经全部讲拉丁语,而莱茵河以东的各日耳曼氏族仍然讲他们自己的方言。在一份关于公元784年英国的一次宗教会议的报告中,为了将这些氏族的方言与莱茵河西岸的拉丁语相区别,第一次采用盎格鲁撒克逊语的theodisce一词,在古代日耳曼语中这个词的意思是“属于人民的,民间的”。查理大帝执政期间,出于统一帝国内部宗教文化的考虑,在各种公文通告中一再用theodisce这个词统称帝国东部几个日耳曼氏族的方言,强调这些方言是“民间语言”。

  一 “Deutsch”一词的由来
  在古代德语中原本没有我们现在通用的Deutsch (德语)一词, Deutsch是由theodisce一词演变而来的。
  第一章中已经讲过,第一次日耳曼语的语音变迁是日耳曼语脱离 印欧语系成为独立的日耳曼语语支。从公元6世纪到公元8世纪又发生了第二次日耳曼语语音变迁,也叫高地德语语音变迁这次语音变迁是德语(各方言)脱离日耳曼语语支成 为独立的德语语族。变迁的起因无从考据,变迁的过程从南部德国开始。

2023-07-05 16:02

第一节 概述

  在德语语言发展史上,大约从750年到1050年为古高地德语阶段,与此相应,从8世纪中叶到11世纪中叶也是古高地德语文学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一、莱茵河以东的日耳曼各部落从不信仰基督教,没有文字,到接受基督教信仰并在拉丁语基础上创造了德语文字,德语文学从此开始有文字记载;二、在文学领域,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学并存,一种是由教会控制的、宣传基督教思想的、主要用拉丁语写作的宗教文学,另一种是非基督教的古代日耳曼文学,后者,除极少数作品在文字产生以后由僧侣们记录下来外,其他仍以口头文学方式继续在民间流传,直到第一批封建国家相继建立之后,它原本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才自行终止;三、自从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教会肩负双重使命,一是传播基督教,二是继承和保护古代罗马文化的遗产。

2023-07-05 10:00

第二章  封建社会初期的僧侣文学

(从8世纪中叶到12世纪下半叶)

2023-07-05 09:58

四 哥特文字

  史料记载,真正意义上的日耳曼文字是公元4世纪哥特主教乌尔菲拉创造的哥特文。乌尔菲拉出身基督教家庭,自幼笃信基督教,成年后曾作为第一个哥特人在多瑙河以北基督教教会任主教职务,能用希腊语、拉丁语和哥特语布道。为了在族人中传播基督教教义,他翻译了《圣经》,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哥特字母。因此,这种哥特字母也称“圣经哥特文”或乌尔菲拉文。乌尔菲拉的哥特字母是以一部分西日耳曼方言为基础,以希腊文为楷模,同时接受了拉丁文和“鲁讷”文字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

2023-07-05 09:54

2.最古老的“拜神文学”和“英雄文学”
  从古人整理的《埃达》和《萨迦》以及少数被发现的“遗迹”看,古代日耳曼文学乃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可惜,由于没有文字记载绝大部分都失传了。直到公元8世纪有了文字以后,才有少数几件被发现,整理并记录下来。因此,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古代日耳曼口头文学用古高地德语记录的只有《麦塞堡咒语》,几条祷告辞和《希尔德勃兰特之歌》。与《希尔德勃兰特之歌》类似的还有《芬堡之战断片》和《瓦尔德勒故事断片》这两首英雄歌虽然都是在德国传唱,后者的故乡甚至就在德国,但都不是用德语写的,《芬堡之战断片》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瓦尔德勒故事断片》归入拉丁语的僧侣文学,后面还要讲到。

2023-07-05 09:38

1.“赞美歌”和“英雄歌”
  英雄文学最初的创作者都是“施卡尔德”或称“施考普”。
  他们说唱的英雄故事都是以“歌”的形式出现,大体分为“赞美歌”和“英雄歌“两种。在“赞美歌”里歌颂的是某一个活着或者刚死不久的英雄,通常就是他们服务的首领或国王。歌中一般不叙述主人公的生平业绩,没有故事情节,主要是用庄重的,但又是空泛的,甚至费解的词句歌颂英雄的美德和情操,抒发对英雄的敬畏和赞佩之情,充满溢美之词,对于一些具体史实则点到为止。从许多文物遗迹推测,纯粹的“赞美歌”是从“英雄歌”发展出来的。
  北方挪威的“施卡尔德”托尔比约恩•霍恩克洛菲创作的《哈拉尔德之歌》就是最古老的一首。与后来的“赞美歌”相比,这首歌主要还是讲英雄的业绩,叙事特点比较明显,语言也比较朴素,后来的“赞美歌”就不是这样了。“英雄歌”相反,集史实、传说和神话于一体,用过去发生的事件作为题材,着力叙述英雄的业绩,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具有叙事谣曲和戏剧特点。所以,如果说前者是近乎抒发感情的诗歌,后者则像是讲故事的叙事体作品。这两种“歌”在当时具有同等价值,同样为众人喜爱;但对于后世的影响,“英雄歌”则是不可比拟的。

2023-07-05 09:29

(二)英雄文学
  包括英雄传说和叙述赞美英雄的“歌”。 与拜神文学不同,英雄文学讲的是人的故事或者把人神明化。公元376年至大约600年欧洲的民族大迁徙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在日耳曼部落兴衰离合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动人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经过几百年的口口相传,逐渐围绕几个主要的英雄人物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传说系统。
  比之拜神文学,英雄传说的历史较晚,都是在公元3世纪以后产生的。故事中常常把史实、传说和神话糅合在一起,塑造出一个或几个非凡人物,他们具有好斗的性格,崇尚武艺,充满英雄气概并始终保持着野蛮时期和氏族社会的烙印。

2023-07-05 09:23

三 “泛日耳曼文学”

  主要包括拜神文学和英雄文学两种。

(一)拜神文学
  包括神话、咒语、祷告辞、谜语、格言和谚语、讽刺歌、讽刺诗等等,讲的都是神的故事或者人与神之间的故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神的社会属性逐渐居于主要地位,这反映了氏族社会内部等级关系的变化。这种情况可见于后来斯堪的纳维亚人和冰岛人用心搜集和整理的北欧神话。北欧神话讲的是一个庞大的、等级分明的神的家族。这个家族的名字叫阿斯伽尔特,奥丁是阿斯伽尔特家族的主人,是最高的神,是众神之父。他像一个氏族社会的首领,也像一个王宫的君主,辅佐他执掌朝政的有十二位男神和二十四位女神,男神称亚息尔,女神称亚息尤尔。十二位男神为正神,相当于他的大臣,他们经常坐在奥丁的宫里开会,研究治理宇宙和世界的好方法。

2023-07-05 09:06

二 北欧歌集《埃达》和散文集《萨迦》

  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日耳曼口头文学,除僧侣们 偶然记下的极少数残篇断简外,主要资料来源就是古代北欧歌集《埃 达》和散文集《萨迦》。

  《埃达》是13世纪初一位姓氏无法考订的冰岛学者把散落在民间或铭刻在器物上的古代神话、咒语以及各种“歌”搜集起来编辑成册的,其中除一些其他民族的故事外,很大一部分是古代日耳曼人的口头创作。流传至今的《埃达》有两种,一称《旧埃达》,用韵文写成,故亦称《诗体埃达》,1643年发现,编者无法考订。 另一种称《新埃达》,用散文写成,故亦称《散文体埃达》,1628年发现,编者为冰岛诗人斯诺里•施图尔鲁松。大多数学者认为,《旧埃达》的价值更高,因为它比较真实地记载了古代日耳曼人的创作原貌,而《新埃达》则是诠释《旧埃达》,有些地方不完全可靠。至于《萨迦》搜集的全部是北方民族的故事。

2023-07-05 08:53

第三节  民族大迁徙开始后的日耳曼文学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也在不断变化。早在民族大迁徙以前,日耳曼的氏族社会就已经开始解体。

一 文学现象和人的价值观念的变化
  与社会形态的演变相适应,文学作为社会现象的反映也发生了变化,民族大迁徙以前和开始以后的文学有很多不同:首先,文学创作不再是大众的集体活动,而成了特定个人的职业,这种人在北部地区叫“施卡尔德”,在南部地区叫“施考普”。
  其次,文学的服务对象也不同了。早先,日耳曼人的文学创作是直接为氏族社会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斗争服务的,这时,文学则是为作为新兴权力代表的贵族服务了。这些新兴的权力代表为了建立“权威”,确立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他们不仅要采取各种法律措施,同时也把文学视为树立个人威望的有效手段。贵族宫廷开始豢养“行吟的施卡尔德”或“行吟的利用他们为自己服务,于是,这些人逐渐失去自己的独立性,专门为迎合宫廷的需要说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生存便越来越依赖宫廷。
  另一方面,随着外在社会现象的演变,至少在一部分日耳曼人中间,他们的价值标准和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2023-07-05 08:24

三 “鲁讷”文字
  大约于公元3世纪初日耳曼人就有了一种叫做“鲁讷”的文字,是由一个居住在南方的日耳曼氏族用古代罗马的商业文字创造出来的,具有明显的拉丁文痕迹。“鲁讷”本是“秘密,喃喃低语”的意思,每个字实际上只是一个秘密符号,按神的位置排列顺序,各个符号都象征一定的内容,专供祭祀、占卜、巫术之用。古代日耳曼人既不懂得这种文字,更没有人能用这种文字从事文学创作。

2023-07-05 08:15

一 “歌”
  古代日耳曼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大都叫做“歌”。这种“歌”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歌曲,最初只是几句或几段比较简单、带有韵律的话,后来才有了曲调。日耳曼人的“歌”也不是近代人所说的“诗”,它们同时包含叙事、抒情和戏剧的成分,近代文学的三大种类,诗歌、叙事体作品和戏剧都是由此演变发展出来的。所以,“歌”这个概念对古代日耳曼人来说涵盖一切文学创作,这一观念一直沿袭到中世纪中期。

二 日耳曼头韵
  日耳曼语由许多种方言组成,这些方言具有亲缘关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词的重音总是放在第一个音节上,也就是说,第一个音节承载整个词的含义。因此,日耳曼人吟咏“歌”的时候,也总是重读每一词的头一个音节,读每一诗行第一个词时也是这样,这就产生了文学史上所称的日耳曼头韵。

2023-07-05 07:59

第二节  民族大迁徙开始前的日耳曼文学

  古代日耳曼文学是农业氏族社会的产物。当时没有严格的劳动分工,文学创作不是一种独立的职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作家”。文学作品绝大多数在共同劳动中产生,是集体创作的结果,分不清谁是作者,也没有文字记载,是靠口头传播的。题材都是部落生活中的大事。

  古代文学研究者把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大体归纳为五类,当然都是处于非常原始的形态:一、咒语;二、由韵体和散文体混合而成的“诗”;三、用因袭的“诗”的形式对圣事所做的智力比赛;四、对话体的“歌”;五、对神的祈祷和恳求。

2023-07-05 07:48

第一节  概述

  日耳曼各部落成员讲的口语是相通的,它们具有亲缘关系,同属印欧语系或称印度日耳曼语系。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3世纪开始的民族大迁徙为止,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语音开始演变,史称第一次或日耳曼语的语音变迁。从公元初开始,日耳曼诸部落的口语逐渐脱离印欧语系,开始分化成不同的方言,形成独立的日耳曼语支。日耳曼语支不是统一的语言。

  古代日耳曼人没有文字,无法记载自己的历史。随着他们向南迁徙,罗马人与他们有了接触,于是自公元前4世纪开始就有希腊和罗马的著作家陆续记述古代日耳曼人的各种活动。重要著作:《高卢战记》。

  《日耳曼尼亚的起源、地理位置和部落群》简称《日耳曼尼亚志》,这部著作是历史上最早全面记载古代日耳曼人生活状况的文献,作者是塔西佗。

2023-07-05 07:28

第一章  古代日耳曼口头文学

(从公元前到8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