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柏拉图

2024-05-30 00:09
2024-06-13 18:10
爱好是目睹理性的光辉
总条目 11 最近时间 ↑

2024-06-13 18:10

  接下来苏格拉底继续论证了灵魂是不灭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继续存在)、灵魂是不朽的,然后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记忆理论由此推出灵魂在我们出生前就已经存在。因为我并不相信灵魂的存在,所以阅读的时候可能带了很多个人的偏见,虽然我在读这几个部分的时候没有什么共感,但是论证的过程还是很有意思的,也许可以为写议论文的论证过程的写法提供一点帮助。

  说起来记忆理论也很有意思,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它是说一些概念在人出生前就已经存在,因为灵魂先于肉体而存在,所以灵魂可以先行认识这些概念,也就是说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就已经具备那些知识了,而我们出生之后的不断学习不过是在进行回忆先前已经学习过的理论。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这其中有些知识不需要回忆,因为有些知识在我们生来就已经具备。对于这一点我更偏向于洛克的白板说,在这里不作进一步的讨论。

2024-06-13 18:09

  苏格拉底说哲学家就是追求死,并且死就是肉体和灵魂的分离,处于死的状态就是肉体离开了灵魂而独自存在,灵魂离开了肉体而独自存在。哲学家决不会追求物质上的享乐,而是只关心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进一步说到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灵魂会受到肉体的干扰,因为肉体会有各种欲望产生,或是疾病缠绕。这里可以理解苏格拉底为何说哲学家就是在追求死了,只有真正的死亡才能让灵与肉彻底分离,从而更好地认识到真理。

  这个观点预设了这样一个前提:灵魂是存在的。可是我们不能确定灵魂是否真的存在,苏格拉底所说的灵魂是不是等同于如今我们所谈的意识呢?两者应该有相像的地方,按照我的看法,意识不能脱离肉体独立存在,这样一来灵魂也不能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反正我不认为灵魂是存在的。然后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灵魂或者说是意识所依附的肉体只有这一世可活,我们不能确定下一世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话我们就要为了追求真理而舍弃所有的肉体的享乐吗?那样苦行僧般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当然我不是说追求真理不重要,只是说必要的肉体享乐也是必需的。

2024-06-13 18:09

  不知道杨绛先生翻译这篇对话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感受,在我看来这篇对话也是感人至深,读来甚至有一股想哭的冲动。最后苏格拉底喝下鸩酒没有丝毫迟疑,印证了他在《申辩》和《克里同》中所说的话。本来他有很多机会可以逃走,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说他这么做会败坏法律,就算逃出去也只能过没有尊严的生活。对于《斐多》,我读了杨绛和刘小枫的译本,前者的文字更加流畅,后者的文字更加严谨准确,可能是因为后者是直接从希腊文直接翻译而来导致的。

  苏格拉底谈到死亡,说人不应当自杀,因为人的生命由天神管辖。他以被管辖的牲口举例,说到如果它不经主人的允许,擅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作为主人一定会很生气从而降下惩罚,所以人不应当自杀,该等天神的命令。作为现代人,我认为这个说法并不是很有说服力,如果他不相信神的存在,那么他的生命就只由自己管辖,将自己招致毁灭可以说是一点惩罚也没有。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惩罚的话,就是毁灭了自我的存在。

2024-06-13 18:09

《斐多》思索

2024-06-07 11:20

  面对博和专的矛盾,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很清楚我不能因为这个世界上有无限的知识学不完而不去学习,这是一种懦弱懒惰的体现,在认清个人的有限性之后,才能对世界的无限性发起挑战,应该要做到具体地把握有限的智慧,就像苏格拉底践行自己的哲学理念那样。哲学,即在无知之知的辩证中探求,才是朝向智慧的唯一道路。

  对人文社科来说,我不能只学我的专业知识,如今很多学科的学术研究都进入了跨学科的进路,只有通过其他学科的研究来考察本专业的研究处境才能对本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我所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有一门课程叫作文学史,同时我学了一门通识课叫艺术史,我发现两者的研究方法有相通的地方,其中巴洛克艺术、现实主义绘画(或文学)、现代主义等等这些词汇在两者中都有出现。奈何我个人的绘画技艺属实一般,所以我只能以理论的角度来思考这门学科,至少可以看出,文学史和艺术史之间是有共通之处的。

2024-06-07 11:20

  苏格拉底在听到神谕说他是当时最智慧的人的时候,很疑惑不解,因为他知道自己其实一无所知,为了证明这个神谕是错误的,他就不断去省察那些自认为自己十分智慧的人,结果令他大失所望,他们只是假装自己很有智慧,认为自己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苏格拉底不同,他并没有像他们那样强不知以为知,或许这就是神谕说他是最智慧的原因。当然苏格拉底也不是真的一无所知,只是相比他所知道的,他不知道的事物要远比这个多得多。

  谈到无知之知,我个人对我无法知道的事物是有些沮丧的,因为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我所不知道的东西了,在这一生中我肯定没有精力去理解这所有我不知道的知识。而是只能专精于一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老师说一个人所学的知识不能只专不博,这样一来会导致自己对除了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一无所知,也不能只博不专,否则个人就没有一技之长只会泛泛而谈。

2024-06-07 11:19

  这篇文章读来很是感人,苏格拉底确实是一个很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他本可以像雅典的其他人那样通过大众的做法那般博得法官们的同情,从而减轻对自己的处罚。或者他可以运用自己的论辩技巧说服法官。但是他并没有选择这两种做法中的任意一种,而是用自己惯常的方式讲话。即便如此,他也完全可以提出流放的处罚来减轻自己原是死刑的判决,最后他是为践行自己的哲学观念而死。他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句话触动到了我。不过我总是陷入过度思考的境地,虽然这样一来精神生活十分富足,但是导致每天的思想过度劳累,因此我没有办法时时刻刻地省察自我。

  谈到死亡,柏拉图在这篇申辩中提出两个观点。一个是死亡就是陷入无梦的睡眠,还有一个是死亡就是灵魂出窍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我个人偏向认为是前者,人类的死和其他的生物的死没有区别,不过我相信没有人希望自己的死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人们经常追求生的意义那样,生与死一样都是无法转让的。苏格拉底清醒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他的死是有意义的。我觉得真正的死亡是人被彻底遗忘的时候,苏格拉底至今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因此他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死亡。

2024-06-07 00:56

《苏格拉底的申辩》

2024-05-30 00:44

  第1句话其他译本翻译为:“一件物之所以被爱它的人爱了,并不是由于它是一个爱的对象。它之所以是一个爱的对象,是由于它被爱了。”这里的翻译要比原来的解释要通俗易懂得多。也就是说一个物体是先拥有了被爱的属性所以才成为爱的对象,而不是相反。那么如果一个物体是先有了爱的对象这一特点,才导致被人所爱,这样一来会发生什么结果呢?仔细考察一下爱的对象这一概念,一个物体要想成为爱的对象它必须被所爱,否则这一概念无法形成,虽然并不清楚我目前的理解对不对,至少疑惑是暂时解开了。

  思索第2句话情境。被喜爱是一个物体所具有的属性,而能被喜爱表示一个物体所具有的能力。一个我不喜欢的事物不代表其他人不喜欢,也就是说这个物体不被我喜欢,但它仍然具有被他人所喜欢的能力。而在第2句话的前半句话中,意思或许是我喜欢这个物体,因此它能被喜欢。这样是不是意味着前半句强调主体的作用,而后半句更加强调客体的作用。

2024-05-30 00:22

  在游叙弗伦与苏格拉底的对话中遇到这样两句话:

1.一件东西被喜爱,不是因为它是被喜爱的东西,而是因为它被喜爱,它才成为被喜爱的东西。

​2.一种因为被喜爱而成为能被喜爱的东西,另一种因为它是能被喜爱的东西而被喜爱。​

2024-05-30 00:20

《游叙弗伦》篇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