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9 20:44
法国文学
2025-01-09 20:42
汤姆·斯托帕德(1937- ) 《罗森格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死了》巧妙地借用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的两个微不足道的朝臣罗森和吉尔,反其道而用之,使他们变为自己剧本中的两个主角,上演了一出贝克特式的荒诞喜剧,再次揭示出人类自由意志终将阻挡不了命运铁轮的碾轧,以及人类在自己注定的命运面前束手无策的窘境。 当然,斯托帕德的作品绝不是《哈姆莱特》简单的翻新与改写。斯托帕德在剧中加入了自己的创造。最有特色的创造莫过于剧中第一幕开始时罗森格兰茨与吉尔登斯特恩玩的掷币游戏了。 剧本的另一个特点是戏中戏手法的使用,将现实与艺术虚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虚实交融一体,天衣无缝,真正体现了莎士比亚的那句关于人生与舞台关系的名言:“整个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过是演员而已”。
2025-01-09 20:41
在品特的剧作中,快乐与危险共生,轻松与恐惧俱存。嬉闹中透出对人生意义严肃的思考,严肃借喜剧般的对话与动作得到发挥和展开。 品特的剧作属于荒诞派戏剧这一类型。像一切荒诞剧本一样,剧中人貌似漫不经心的对白和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都可能隐藏着难以捉摸的深层寓意。 在品特的剧作里,现实变得飘忽不定,语言也失去了廓清与沟通的功能,反而变成理解的障碍。 《送菜升降机》独幕剧。自始至终笼罩在一种诡秘的气氛之中。剧中不可解释的神秘事件也说明了格斯和本对他们在这个世界中所处的可怜地位既无知又无奈。剧中的格斯和本,犹如《等待戈多》中的弗拉吉米尔和埃斯特拉冈一样,是人类的代表和缩影。
2025-01-09 20:39
哈罗德·品特(1930-2008) 品特一生中共创作了30部剧作(含广播剧),其中《生日晚会》、《送菜升降机》、《看守人》、《归家》、《背叛》、《大山的语言》,以及《月光》等较著名。 《房间》独幕剧。该剧描写了一对随时可能被逐出房外的佃户夫妻,他们的生活始终处于某种神秘的外来危险的威胁之中。这个主题成为品特许多剧本的架构,以至于他的作品被人称为“危险喜剧”。 品特的“危险喜剧”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有异曲同工之处。“危险喜剧”往往发生在离群索居的地方。剧中人物往往只有两个,他们在期待着发生什么事。环境不断变化,剧中人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于是,人物的个性和内心世界就在等待中发展和凸现。
2025-01-09 20:39
约翰·奥斯本(1929-1994) 《愤怒的回顾》被称为“现代英国戏剧的里程碑”。 《卖艺人》描写了失望、毫无出息、又无法与他人交流的年轻喜剧演员。 《路得》描写了与父权及宗教权威愤怒抗争的年轻的路得。 《承兑的契约》描写了一位公然蔑视上帝的圣徒。
2025-01-09 20:39
《等待戈多》在阴沉悲观的基调中涉及到了关于“存在”这样一个形而上问题,贝克特的回答是一个怀疑论者的答案,但在怀疑中又给人一丝希望。它表明了一位优秀的剧作家对人生的另一种严肃思考。也许,关于“存在”的问题并不那样糟糕。贝克特帮助我们认识到了“存在”的荒诞,也就说明我们可以超越荒诞。
2025-01-09 20:39
《等待戈多》试图通过描述人类一大堆无聊可笑的动作,说明人类存在的荒诞性。用贝克特自己的话说:“一个人不能再谈论什么存在,一个人只能谈论混乱”。但是,混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为了使我们的“混乱”变成有意义的“存在”,我们人类自己必须给“混乱”赋予它本来不具有的意义,就像《等待戈多》中的弗拉吉米尔和埃斯特拉冈一样,把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赋予一个最终意义:等待戈多。这样,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成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最好的文学诠释之一。 《等待戈多》的全剧核心在于等待“戈多”,至于“戈多”是谁,他是否就是上帝,是无所谓的。这是因为既然人类存在的意义本系虚无,那么,“存在”只具有“赋予”的意义,而不是“本身具有”的意义。 这出戏语言晦涩,口语体短句居多,富含典故、暗喻,故歧义重生,寓意丰富,增加了“戈多”意义的不确定性。 等待的主题也反映在《等待戈多》的重复结构之中。第二幕基本上是第一幕的重复。两幕的布景和等待的时辰完全一样。在第二幕结束时,“戈多”的信使又带来口信说他今晚不来,“但他明天一定会来”。于是,弗拉吉米尔和埃斯特拉冈也就还要等待下去。
2025-01-09 20:39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 《婊子镜》是一部带有十六个脚注的九十八行诗歌。 “二战”前夕,贝克特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集《少刺多踢》和第一本小说《莫菲》。在“二战”中,贝克特完成了他的第二本小说《瓦特》并于1953年出版。“二战”后的几年,贝克特完成了他的长篇叙事体三部曲:《莫洛伊》,《马隆之死》和《无名者》,并分别于1951年和1953年出版。 贝克特在1947年便写过一个三幕剧本《伊留塞里亚》,但未能发表。《等待戈多》写于1949年,1952年发表。先后发表的戏剧有《最后一局》、《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美好的日子》、《戏剧》、《来来往往》、《一段独白》以及《俄亥俄即席演说》,发表的广播剧有《所有受难的人》、《余烬》和《不是我》
2025-01-09 20:39
戏剧
2025-01-09 20:38
谢默斯·希尼(1939-2013) 早年诗作充满了对童年的回忆,对养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以及对爱尔兰农庄文化的自豪。 《搅奶日》,他以带感情的诗行描绘他母亲带领全家在农庄工作的生动场面。 《饮一口水》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疾病缠身的老妪每天步履蹒跚地到水泵边来汲水,表现了老人生活的艰难。 希尼的根深深地扎在爱尔兰的文化土壤上。但是,他又是在英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作为诗人,他想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共同的切入点。他的早期诗集《自然主义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门》和《北方》中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意识。但是,为了使北爱尔兰天主教文化与英国传统文化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在不断地摸索一种新的诗歌语言和创意。他企图从对民族文化的追溯中找到这种创意,往往倾向于把诗提高到哲学和象征意义的高度,进入抽象的纯理性境界。 他的诗歌简洁有力,使用传统的格律,每一个词都经过洗练,凝聚着使命感和历史意识。
2025-01-09 20:38
此外,现代主义虽然已走向衰败,但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还有若干年轻诗人汲取了庞德的创作思想和审美标准,借鉴美国黑山派诗歌理论,在形式上进行标新立异,创造出晦涩难解的朦胧诗。 当代的英国诗坛,是一种多元共存,各具特色,地域化趋势明显的局面。虽然比不上小说创作那样生气勃勃,但也呈现出另一种百花齐放的繁荣。从时代精神的角度看,真正能反映70年代以来的英国精神面貌的诗歌应该要从谢默斯·希尼开始。希尼是北爱尔兰诗人。 “二战”后在北爱尔兰争取独立的力量不断掀起各种形式的斗争,形成北爱尔兰长期动乱的政治局面,也培育出一批有才华的青年诗人,其中最突出的是希尼。
2025-01-09 20:38
当然,我们说拉金和休斯代表了英国诗50、60年代的两股主流,并不是否定其他英国诗人的重要性。 例如,在以拉金为代表的“运动派”里,重要人物还应包括汤姆·冈恩、唐纳德·戴维和金斯利·艾米斯。 再如约翰·贝奇曼,他是桂冠诗人,但并不归属于某一流派,而是自行其道,自得其乐,喜欢描写英国城市周边区域人民的传统生活。他用素体诗写了长篇自传《为钟声所召》、《高与低》和《空气转冷》,受到奥登和拉金的赞誉。 而与特德·休斯同为“小组派”成员的英国有名诗人包括乔治·麦克贝斯、菲力普·霍布斯鲍姆以及爱德华·露西-史密斯等。 60年代“小组派”中成长起来的诗人,如彼得·波特、彼得·雷德格洛夫和乔治·麦克贝斯到70年代以后变得更加活跃。还有一批擅长写短诗的诗人,如伊恩·汉密尔顿、雨果·威廉琼斯和戴维·哈森特,他们受到世纪初意象派的影响,努力用短小的抒情诗和精炼的具象的语言去捕捉瞬间的意象,往往表达伤感和忧郁。
2025-01-09 20:37
特德·休斯(1930-1998) 1984年12月,英国女王授予休斯桂冠诗人称号。休斯的诗歌风格是站在当时英国诗坛的主流“运动派”的对立面,因此这件事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运动派”在诗坛优势的衰退。 休斯的诗集简直可称为一部动物寓言集。诗里的主角不是人,而是各种动物。这些飞禽走兽不是起点缀作用的意象,而是诗歌的本体,象征着诗人的各种影射的寓意。 如果说,50年代的英国诗歌是以拉金为首的运动派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自从50年代中后期休斯以《雨中鹰》一鸣惊人之后,英国诗风亦从淡雅而开始向豪放雄浑转化。而到了60年代初,随着《牧神》、《动物诗集》、《木神》和《乌鸦》这几本诗集的相继发表,似乎他的势头已略占优势。 70年代以来,休斯仍笔耕不辍,发表的诗集有《穴中鸟》、《四季歌》、《沼泽城》,《河流》等;体裁越来越扩展,在诗歌创作中不断有所创新。在有些诗里,诗人已经开始从动物描绘中逐渐走出来,落实到人的命运中去,
2025-01-09 20:37
短诗《日子》更别致,简练之中把握了英国人生活的要害问题,平实里显示了深刻的思考。诗中的失望而无奈的情绪跃然纸上。在英国社会经历着从日不落帝国没落为二流国家的历程中,拉金以枯燥沉寂的诗行诉说人生的悲怆。 拉金和运动派的其他诗人用这种娴静的风格准确而具体地写出50、60年代英国的景物和时代情绪,终结了从20年代开始统治英国诗坛的现代主义诗风,回归到哈代为代表的另一种英国传统。 就诗歌风格而论,拉金的诗是对现代主义,甚至也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在经历了长期的咏叹和象征之后,出现了拉金这样用庭院闲谈语气抒写社会和人生的大众诗人,这确实是诗风的大转折。 但是,拉金在70年代中期停止了在诗坛的耕耘。
2025-01-09 20:37
菲力普·拉金(1922-1985) 是“运动派”诗人中的第一才子,属于战后崛起的最优秀的英国诗人。 拉金早期的作品受到叶芝的影响,较为朦胧。但到了50年代,他开始推崇哈代的笔法,务求写得具体而准确,简练达意,技巧娴熟,但不追求惊人的词语。 《降灵节婚礼》诗歌具体准确的语言把英国50到60年代的破败景象描写得那样鲜明,虽以一斑而足以窥豹。
2025-01-09 20:37
“运动派” “运动派”之名来自1954年10月1日《旁观者》杂志的一篇评论,它把当时一批青年诗人的崛起称之为英国诗歌的一次“运动”,因为他们的诗歌都反对战争年代流行过的启示性浪漫主义诗风,反对艾略特和庞德鼓吹的否定传统的纯试验性诗风,也否定迪伦·托马斯的晦涩的意象。 运动派诗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崇尚传统的诗风,所以写出来的诗都有较严格的韵律、严谨的诗节和流畅的语言。他们不抱庞德和艾略特那种创一代诗风的雄心壮志,不像他们那样在作品中掺入大量哲学概念以炫耀博学。他们崇尚英国的本土诗风。
2025-01-09 20:37
迪伦·托马斯(1914-1953) 他把柯尔律治的浪漫主义诗歌中的神秘和梦幻因素加以进一步发展,又结合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将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诗18首》,其主题均为生命、死亡、性以及三者的联贯性。 《诗25首》、笔下宗教色彩更加浓烈。 “二战”爆发后,又写了一系列关于德军轰炸伦敦的诗,如《空袭后的葬礼》《拒绝为死于伦敦大火中的孩子哀悼》。 他在50年代初父亲病危时写了一首奇异的哀情诗《不要温情地走进那良宵》,在诗中,他把死亡比作“良宵”,但却愤怒地斥责光明不该消逝,呼唤父亲不要弃光明而求黑暗。
2025-01-09 20:37
罗伯特·格雷夫斯(1895-1985) 1955年出版的《诗集》奠定了他的世界性声誉。 他的作品里没有现代派的晦涩,他要求诗歌格调清新明快,形式齐整,读者能理解,风度闲雅。在他的诗里,特别是爱情诗,显示出他富有个人特色的个体风格。
2025-01-09 20:37
诗歌
2025-01-09 20:36
《霍克斯莫尔》从故事形式来看,这部小说十分新颖。它有两条故事线索,二者之间在时间上相差二百多年。从主题来看,则几乎没有哪个人能讲清楚它究竟说的是什么了。另一方面,《霍克斯莫尔》虽然没有像先前的小说那样结构性地使用文学传记材料,但历史资料的结构性利用表明,作者的创作路数与从前一样,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查特顿》,艾克罗伊德又回到了以文学传记材料为创作题材的老路。 《最初有光》仍然有不少互文性指涉,但模仿的手法被摒弃了,故事地点也从伦敦转移到了哈代的故乡多塞特。这部小说讲的是不同的“考古学”的故事。
2025-01-09 20:36
彼得·艾克罗伊德(1949- ) 《伦敦大火》开始创作这部小说时,艾克罗伊德正准备写一部新的狄更斯传记。他顺势将狄更斯的小说《小杜丽》加以挪用,使它以“互文性”的形式贯穿在整部《伦敦大火》之中,像鬼魂一样出没在这部以现代生活为背景的新型小说里。其结果是,过去与现在之间出现了若隐若现的重合,若即若离的联系。 《奥斯卡·王尔德最后的遗言》。他从王尔德的视角写下了一部有关后者在巴黎的最后日子的故事。不用说,这又是把文学传记材料加以改头换面,制作出一部新型实验小说来。
2025-01-09 20:33
《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把小说实验推到一个更新的高度。在这里,小说的概念面临着被重新界定的威胁。这部“小说”或“世界史”的十“章”都有正式的标题,而第八和第九章之间那部分名为“插曲”,是非“正式”的,故有“十又二分之一章”之谓。所谓“世界史”,其实是十一篇幻想故事,历史故事或报告文学。它们或采取寓言的形式,或讲述真实地发生在历史上的事情,或对宗教掌故进行篡改性的加工处理,或徜徉于尚待发生的未来事件中,甚或遨游在最飘渺虚幻的“天国”里。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是“史”还是“小说”,大体上可以从巴恩斯从头至尾的讥讽语气上推断出来。稍有脑筋的读者都会知道它们既不是“历史”,也不是“小说”,而是语言风格和题材内容迥异的故事或准故事。巴恩斯把差异极大的叙事材料做成一个叙事拼盘,给它取了一个十分别出心裁的名字:《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这种手法很难说具有持久的启迪性。 《谈心》以爱情为主题,这是一种三人关系的爱情。 《箭猪》讲的是柏林墙倒塌后发生在欧洲的事情。这部作品以保加利亚原国家领导人日夫科夫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前东欧国家领导人被废黜遭审判的故事。
2025-01-09 20:33
朱利安·巴恩斯(1946- ) 曾以“但·卡万纳夫”的笔名发表过一些格调低下的神秘的侦探故事。 《都市郊区》这部小说讲了一个爱情故事,通过它,巴恩斯表达了他对法国生活、法国文化和法国观念的热爱。在《都市郊区》中,他公开宣布了自己对福楼拜的小说的兴趣。 《福楼拜的鹦鹉》既可以说是福楼拜传记,也可以说是包含着严肃批评理论的作品。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探灵和觉悟的故事。它也包含了在这种探究和考证的过程中布雷思韦特对自己与妻子的关系的反省,对所谓“福楼拜的鹦鹉”性质的思考,事实上是对“生活真实”以及语言反映现实的能力的思索。 在文本样式方面,巴恩斯也作了相当大胆,也许是过分大胆的实验,结果《福楼拜的鹦鹉》里不仅有传统的叙述性内容,也有文学批评论文式的成分;不仅有反映福楼拜生活的三个不同侧面的“大事记”,而且有从福楼拜的角度讲述的动物寓言;不仅有以福楼拜为题的本科大学生考试试卷,而且有站在今人立场上对福楼拜时代所作的种种评论。
2025-01-09 20:32
伊恩·麦克尤恩(1948- ) 《水泥庭院》,哥特式恐怖小说。 《时间里的孩子》这部作品虽然也是儿童故事,但作者在其创作生涯中第一次突破了家庭情景中儿童的心理活动这种较为单纯和狭窄的题材范围,进入了广阔得多的社会和政治视野。 《黑狗》这部小说的故事是用一种令人心神不宁的寓言形式来讲述的,这有点像早期的戈尔丁。它所探讨的问题是人性邪恶这样的重大问题。它的整个格调可归入黑色幽默或黑色戏剧这样的类型,这又使人想到默多克,以及与麦克尤恩差不多同年的马丁·艾米斯。他的这部作品可视为对当代生活、对一个抗拒着道德连贯性甚至道德理解力的世界所作的某种神经质反映。
2025-01-09 20:32
马丁·艾米斯(1949-2023) 《钱:自杀者的绝命书》,性是最重要的基调,甚至比在从前的作品中更突出,但金钱作为一种破坏性力量,作为一种最主要的颓废因素,从来没有受到像这部小说那样猛烈的抨击。虽然艾米斯在《钱》之前发表的作品无不是对60年代泛滥成灾的激进自由主义的批判,但在《钱》中,这种批判的强烈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钱》明白无误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形形色色人物良心的泯灭全都与60年代有直接的关系,而对钱的疯狂崇拜以及用金钱来满足疯狂欲望的做法恰恰就是道德沦丧的直接后果,也就是说,道德的衰落导致了金钱的全面胜利。 《伦敦原野》除了十分庞大的部头以外,这部作品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可能就是它的黑色幽默了。在这部作品中,艾米斯对英国社会现状的批判达到了异常激烈的程度。 《时间之箭》。他把时间的走向颠倒过来,把叙事的顺序颠倒过来,因果律也因此被打破,结果僭取了原因的位置。借着不断翻新的叙事技巧,艾米斯尖刻的黑色幽默在《时间之箭》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2025-01-09 20:31
《金色的笔记》这部小说的故事主线是女作家安娜·弗里曼·沃尔夫的生命历程。她写了一篇关于她自己的故事,名为《自由的妇女》。这一情节并不是小说一开始便交代清楚的,而是随着故事及其结构的展开才为读者所知。这一主线故事又与安娜写下的四部《笔记》的内容穿插交织在一起。所谓《金色的笔记》,其实是她所记的其他四个方面内容的笔记在形式上的最终交汇。 四部笔记描写了安娜生活中的各个不同的侧面。这些故事频频相互交叉、彼此呼应,对现实的真实性或虚构性、小说的真实性或虚构性、作家的自我欺骗性以及文学的谎言本质作了探讨。 与安娜分裂的自我寻求完满圆整的故事主线密切相关的,是西方世界在精神和道德上的破产这一主题。在《金色的笔记》中,莱辛采用分裂、破碎的叙事片段的方法,其实就是用戏拟的手段来反映现代社会中已经发生分裂这一事实。 《金色的笔记》中提出的问题,莱辛在《地狱之行情况简介》中、在《黑暗之前的夏天》和《幸存者回忆》中继续不懈地进行了探索。
2025-01-09 20:31
多莉丝·莱辛(1919-2013) 《金色的笔记》。这本名为《笔记》的书写的是一个女作家及其所记的笔记。从许多方面来看,这部作品都可以视为时代的记录。 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看到作者对艺术在大众传媒统治的新社会里是否能够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疑虑;看到左派政治的方方面面和是非曲直,以及一些左派人士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幻灭感;看到急剧变化中的女性意识和这种变化给女性带来的社会和心理困惑;看到对弗洛伊德式心理分析的反动,对荣格所谓“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心理原型说的认同,以及现代社会中自我分裂的人们对于重获整合自我的强烈冲动。 在这部小说中也可以看到莱辛虽然否弃了现实主义的再现说,但却对当今小说不再有连贯的主题和文学创作中语言已经崩溃这些时兴的看法提出了挑战,这就使得她至少给她的小说以一个明确的主题,至少用明晰的语言叙事、描写、议论和分析,从而多少避免了过度“实验”的倾向。
2025-01-09 20:30
《法国中尉的女人》故事的主线是所谓“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伍德拉芙对查尔斯的引诱及其后果。 除了以上作品外,福尔斯在70和80年代还发表了传统成分较显著的小说《丹尼尔·马丁》,再度强调了当代小说创作多元样式的《尾数》,以及像《法国中尉的女人》那样写历史题材的《狂想》。还有中篇小说《黑塔》
2025-01-09 20:30
因此可以不夸张地说,《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一部集小说叙事、社会历史、文学典故、文学理论以及其他手段于一体的混和文类的小说。但这部作品最新颖、最有价值之处,还在于它以传统加各种实验手段所传达的独特的社会和历史信息。 《法国中尉的女人》既是对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的“重构”,也是对它们的“解构”,同时还是对它们的戏拟。但它所戏拟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并不是任何一个单独的维多利时代小说家的小说,尽管包含了所有这些小说的成分,它所戏拟的是作为原型的维多利亚小说,是有关维多利亚观念的所有作品的总和。 在传统的历史小说中,作者把读者引入一个仿佛天衣无缝的过去的世界,很少或几乎不使用自己因处不同时代所获得的那种优越的视角。但福尔斯却站在自己时代的高度不停地对人物和事件加以议论,而且不仅对此做法毫不避讳,反而津津乐道。这显然不是传统的手法。 福尔斯在写小说前无疑做了大量的历史研究,这一点从他大量引用各种统计数字和社会调查报告中不难看出。与此相关的,福尔斯把小说开章的时间设在1867年。这种安排不无深意。
2025-01-09 20:30
《法国中尉的女人》不仅包含现实主义、实验主义和非小说成分,而且的确写出了小说家犹豫不决的窘态。它巨大的销量以及被好莱坞搬上银幕,证明所谓“严肃”小说也能分享一下畅销书的潇洒和风流。它对19世纪社会环境的详尽描绘,它的形象鲜明的人物塑造,它的大部分故事脉络的清晰明了,无不说明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19世纪而非20世纪的文学传统。 然而,它对历史事实、社会调查报告,统计数字、马克思和马修·阿诺德的论述,以及对哈代和丁尼生诗句的随意自如的引用,又让它沾上了浓厚的“实验小说”甚或“非小说”气息。它甚至多次推出或长或短的脚注。这部小说最新颖之处,恐怕还在于它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人物和事件的戏拟,在于从20世纪的高度来观照考察19世纪的社会和人。除这一重要的实验成分以外,它的实验性还表现在作者——叙述者走出隐匿状态来到读者中间,同他们面对面地讨论小说与现实、虚构与事实的关系。文学典故或明或暗的戏拟性引用更增强了该小说的实验色彩。
2025-01-09 20:30
约翰·福尔斯(1926-2005) 《收藏家》。在“收藏家”弗里德里克·克勒格这一人物形象身上,爱情与占有、创造与毁灭、自由与奴役的对立和冲突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故事几乎完全发生在幽闭的地下室里。通篇只有两个人物,情节结构高度紧凑。故事的主线是在收藏者和被收藏者的双重视角中展开的两者间的斗争,后者自然反抗着被收藏、被禁锢的命运。这部作品的格调具有一种颓废的美感。故事的结尾是十分灰暗而沉重的。可以看出,“新现实主义”正在向一种非常新颖的模式过渡。一些评论家也对《收藏家》作了这样的理解,即它以讽喻故事的形式描写了精英与大众的冲突,前者最终将被后者摧毁、 《占星家》表明作者雄心勃勃地想开创一种极富新意的小说形式。故事的时间设在1953年,地点设在希腊的一个岛上。作者通过多处引喻把这个岛与莎士比亚《暴风雨》里的普洛斯彼罗的小岛紧紧地联系了起来。当然,故事并非孤立地发生在希腊的岛上,而是以同时代的伦敦以至整个西欧为参照和背景的。
2025-01-09 20:29
《砍掉的头》引起了批评界的广泛注意。这部小说的实验色彩很明显,在主题、情节、人物和意象的使用上均很“朦胧”,但它却有近乎通俗小说的可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六个主要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婚姻和性爱关系,以及小说明快而紧凑的故事节奏。它是一部哲学小说。50和60年代英国知识分子的道德和心理状况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剖析。 《黑王子》。与此前的所有作品相比,这部小说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形式创新。从精神分析的意义上看,布拉德利与阿诺德之间又存在着若即若离的同性恋关系。布拉德利与妹妹普丽西拉之间也有着微妙的感情。这些错综复杂的恋情关系说明《黑王子》是一部典型的默多克式小说。使故事情节更为复杂的是,《黑王子》包含了许多死亡事件。 《黑王子》在默多克的所有小说中最为明显地表现了她作为作家的自我意识,最集中地讨论了艺术的虚构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2025-01-09 20:29
艾丽斯·默多克(1919-1999) 《在网下》。作品多处提到萨特。但默多克的“网”的内涵却比存在主义哲学更为丰富。“网”不仅指萨特“他人即地狱”之意义上的人际关系之“网”,也是政治之“网”、人与世界的关系之“网”、人与语言关系之“网”、人与逻辑关系之“网”。人实际上就处在这天罗地网中,身不由己,却浑然不觉。显然,《在网下》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考与对欧陆哲学的另一支即语言哲学或分析哲学的讨论结合起来。事实上,《在网下》的书名就直接取自当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著作。 《钟》可能是默多克早期作品中最受人瞩目的一部。从叙事手法、人物刻画和语言风格来看,它很像19世纪的小说。但作品的中心意象,即修道院即将启用的一口新钟和从前沉在湖底的一口中世纪的钟似乎过分多义,弄得一些评论家不得不坦白怎么也解读不出它们的象征意义。
2025-01-09 20:29
威廉·戈尔丁(1911-1993) 1954年在“二战”后英国小说史上是一个丰收年。戈尔丁的《蝇王》、默多克的《在网下》、艾米斯《幸运的吉姆》在同一年问世。前两部小说的作者并没有过分自我标榜属于何种流派或主义,所使用的语言也十分平实。但是这两部小说,尤其是《蝇王》,清楚地标示着英国小说未来发展的实验主义新方向。 《蝇王》的主题是人性之恶。它以现代儿童寓言的形式讲了人由天真堕落到邪恶,最后酿成大灾难的故事。 《继承者》比《蝇王》更加远离现实主义。书名含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品切尔·马丁》同样写的是人性邪恶。 《黑暗昭昭》尽管从探讨人性的善恶和讲儿童故事等方面来看,它与戈尔丁早期小说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这部作品充满了大量有关《圣经》、摩尼教、其他原始宗教,以及弥尔顿的《失乐园》的隐喻。它的宗教成分明显多于戈尔丁的其他小说。这些宗教成分又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再加上这部小说的叙事手法比较新颖,有时甚至过分复杂,因此很自然地在评论家中引起了困惑。
2025-01-09 20:29
金斯利·艾米斯(1922-1995) 《幸运的吉姆》是一部戏剧式作品,挖苦讽刺当时教育界的学院派环境。从立意和结构上看,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篇性别颠倒的、变形的现代灰姑娘故事。虽然它是反学院、反文化、反精英的,但几十年后回头来看,不能否认它手法十分细腻,结构严谨完整,在心理刻画、景物描写以及气氛营造方面尤其精彩。 艾米斯50年代发表的其他两部小说在格调上与《幸运的吉姆》差不多,都是喜剧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念念不忘抨击现代主义作家,例如《拿不准的感觉》就讽刺了写过超现实主义诗歌的迪伦·托马斯所代表的诗派。艾米斯让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老老实实地做普通平凡的人。 《我喜欢这里》,波文作为故事主人公,可以说集50年代的种种流行观念于一身,即反中产阶级上层、反布卢姆斯伯里、反伦敦、反现代主义、反外国事物。波文的语气是反讽性的,故而很难把他的态度归结为艾米斯本人的态度,但故事的整个基调模棱两可,免不了让后来人把波文视为艾米斯的化身,把《我喜欢这里》当作英国文人岛国狭隘性的活标本。
2025-01-09 20:29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动物庄园》这个故事显然以变质了的俄国革命以及30年代斯大林主义统治时期对政治反对派的清洗和镇压为原型,但也十分自然地使人联想到法国大革命,以及近代以来或大或小的诸多革命。奥威尔的本意并非反对革命,而是提出一种警告,即现代条件下的革命包含着蜕化变质的可能,包含着结果和意图完全相反的风险。作为在西欧自由主义传统中成长起来并经历了30年代乌托邦运动的知识分子,奥威尔对自由主义传统极其珍惜。这部讽喻小说十分辛辣深刻。 《1984》是奥威尔以政治寓言的形式写的第二部反乌托邦小说。作为对乌托邦运动有亲身经历的人,奥威尔对集权政治的运作机制有深刻的理解,对统治者扭曲语言,偷换概念,搞心理恐怖和精神欺凌,以达到控制操纵之目的的做法更是了如指掌。
2025-01-09 20:28
小说
2025-01-09 20:26
英国文学
2025-01-09 20:25
纵观 20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文坛,传统与反传统的流派,古典的与现代的创作手法,反映客观世界与反映主观精神世界的作品共存共荣,这不仅反映在一个国家,往往也反映在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身上。
2025-01-09 20:23
除此以外,20 世纪下半叶还有各种新流派,如意大利的新先锋派、丹麦的奇幻文学、西班牙的新浪潮、暴力文学等等。再加之上半世纪产生或成熟起来的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等,可谓五花八门。但有一点却是清楚的,跟任何时代一样,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始终被普遍采用。尤其是二次大战后,在许多国家,不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有过一段时期出现大批描绘第二次世界大战或是反映艰苦的反法西斯斗争的文学作品,有小说、戏剧、诗歌。它们的手法大都以现实主义为主。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一些作家在反映战后人民生活时,还以新现实主义的面貌出现:英国的新现实主义着重于对道德的反省,很多描绘的是由战争产生的怀疑、焦虑和负罪感,是一种内省的探讨人性的现实主义。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则致力于反映下层人民辛酸的日常生活,暴露社会的黑暗面,作品对小人物充满深切的同情,具有传统现实主义和 19 世纪末的真实主义的文学特点。至于西班牙,由于50年代政治环境有所松动,促使一批内战时期出生的青年作家对西班牙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可能采取批判的态度。
2025-01-09 20:21
20世纪下半叶,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还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哲学对当代西方文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有些存在主义哲学家本身就是文学家。萨特作为一位哲学家用文学作品对他的存在主义思想作了深刻的阐明。他的长篇小说《厌恶》为存在主义文学开了先河。存在主义认为苦恼、恐惧、厌烦等情绪不能简单地用概念去理解人们只能对它们加以体验,而存在主义小说恰恰做到了这点,这也许正是萨特、加缪和波伏瓦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小说在20世纪下半叶如此风靡世界的原因之一。同样,产生在法国的荒诞派戏剧的思想基础也是来自存在主义。基于存在主义把人生、把世界看作是荒诞的,因而荒诞派戏剧家一反传统的戏剧模式,不再重视戏剧的主题和情节,而是想方设法把人类生存的荒诞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并以多义性的舞台形象及直喻、象征、夸张和变形等手法激起观众的思考。出生爱尔兰定居巴黎的贝克特以他的《等待戈多》奠定了荒诞派在戏剧史上的地位。
2025-01-09 20:19
在上半世纪流传广泛的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等学说到下半世纪影响依然巨大。但就整个20世纪的各种思潮米看,自然科学、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等各学科的渗透现象日益加深,如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上,运用结构主义方法产生的结构主义文艺批评把文艺现象看作是一个整体,避免了传统的孤立地分析文艺现象的某一部分,某一要素的缺陷。又如语义学的学科,从20年代开始发展迅速,而且学派众多,有语言语义学、哲学语义学、逻辑语义学等,英国文艺批评家理查兹(1893-1980)由此开创了语义学文艺批评学派。他提出了诗歌是一种特殊语言对文学作品要作文字分析等思想。但在语育学问题上,最具影响作用的当推奥地利的维特根斯坦。不论在他前期还是后期的作品都关涉到“什么是一个语句的意义?"这样一个问题。在前期他把语言看成是由互不依赖的简单单位逻辑地构造而成的一个结构。而后期他又修正了这一看法。他把人说语言看作是一种活动或生活形式的一部分。他把由语言和行动组成的整体叫“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这种对于语言哲学问题的探讨从 50年代开始到现在在欧美可谓方兴未艾,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些作家的创作,奥地利的汉特克就是一例。
2025-01-09 20:16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