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 Beats!-1st beat-:宛若一首“未完成的交响曲”
在正文开启之前,想再提几句话。
不知道为什么,在最近这几天,我认认真真推《AB1st》的时候,发现近日这部似乎经常被忽视也没什么讨论度的Key社作品忽然有了很大的存在感。
第一次看《Angel Beats!》动画还是去年的事情,当时只知道这么个动画,后边才逐渐发现了有关它的漫画、小说、广播剧等,以及这部说好了六卷却只发售了一卷的游戏。看完动画当然是很感动,自不必说。只是彼时对游戏还没什么兴趣来着(误),所以暂且就放着没有管。
直至今年2月《绯染天空》联动《Angel Beats!》,一定程度上补全入江美雪的个人线的时候,昔日的记忆才重新被唤起,我想起来有这么一个剩余五卷无限跳票中的游戏。当然,一直到现在才玩上。也就是近日忽然间心血来潮,觉得是时候了,才沉下心来,打了这部游戏。
说起来,我玩上这游戏的过程还有些曲折。在DLsite上下载日文原版的时候,网络问题让我很上火;因为是第一次用DLsite,下载好了之后还不是很明白该怎么搞,折折腾腾总之是一番苦斗,就像是小奏研究Angel Player那样吧(再笑);盯着日文安装界面感觉头皮发麻,安装完毕之后打汉化补丁还打错了位置(捂脸)。虽然过程是曲折的,但结果是舒适的。至少在我自己看来,我认为这部《Angel Beats!-1st-》是丝毫不亚于Key社其他作品的杰作。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体验和看法。以下是我的感受。大量剧透预警!!
放一张三条个人线结束,NEXT BEAT开启时的主界面图。
一、岩泽雅美线:死后世界里不可能永远幸福生活下去
这一条线,非常难得的,是一条谈恋爱的线路!!仔细想想也是,就本作中的三条线路而言,另外两条都是在音无和小奏合作之后,亦即钓鱼事件之后。这个时候,音无已经明确自己喜欢上了小奏。所以,想要让音无同其他女性角色建立更深层次的羁绊,也唯有在一个比较早的时间节点,早在动画第三集就消失而去的岩泽便是一例。嗯,可能也仅此一例。
也不知是不是我记忆错误,但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曾经我看到过网上有人对着岩泽线评论曰“好在最后两人都转生了”,于是,我满心欢喜,以为不管历经多少风雨总会见彩虹,结果ED结束后的尾声,给了我当头一棒。谈了这么一场恋爱,最终不可挽回地迎来了这样孤独的结局。音无雅美随风而去了,但未恢复生前记忆的音无仍留在死后世界里,同已经变为NPC的高松推心置腹。最后的那句“啊,是挚友呢”,让我有一种,仿佛是惨痛地失去了之后,又有了一丝丝所得,怅然若失,在强烈的空虚和孤寂中寻求着丝丝缕缕的慰藉,这样的缺憾感与完成感。
据称,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在形式上虽然“未完成”,但实际上是完整无缺的,并因此而显得结构新颖。那我在想,《Angel Beats!》里这若干个充满缺憾的生前和死后的故事,恰恰就是一个又一个充满缺憾的人生的音符,汇聚而成了这么一部形式上、结构上有所缺,但内容上主旨上皆已完整表现的杰出作品,宛若一首“未完成的交响曲”。
雅美这条线结束后,主界面由起初的平稳轻柔忽而转为雄浑壮阔的《Theme of SSS》一响,刹那间,一种颤栗感,油然而生。这部作品的基调便是与其他作品截然不同的。很多作品在其共通线和个人线中,虽然也可能会讲一些比较深刻的事情,比如生死观吧,又比如家族吧,比如人类的未来吧,但是总归要写不少“日常感”的事情,并让这种“日常感”维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然而,这部作品打从开头起,从音无在死后的世界里醒来开始,充斥着的便是一种“非日常”的日常——死后战线同天使的斗争、各位死后战线成员在生前悲惨、痛苦、遗憾的人生,都交错在死后世界的每分每秒中。当然,这并不是说这部作品里就没有欢乐的日常。麻子还是很会写日常的。日常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做好情感铺垫的重要一环。可是,死后世界的日常中的欢乐,大多建立在死后世界本身的异常之上。比如,日向每天三餐时故意抽取一些不怎么合适的事物给音无,这实际上是开篇不久后死后世界战线“龙卷风行动”的后续影响;SSS向Guild进发,是他们同天使的斗争中的一环。为何要斗争呢?这是因为他们不愿“消失”。“消失”,这是死后世界独有的概念与设定,是现实世界中所不具有的。再比如,相当多的笑点,如SSS向Guild底层进发时野田、TK、松下、大山、日向、藤卷、椎名等人纷纷牺牲,之所以好笑,皆因这是一个死后的世界,不存在又死一遍这种事情。所以我们会因为这些奇奇怪怪的陷阱和死法而发笑。
于是,每当我们沉浸于难得的“日常”之中时,各类事件,以及伴随而来的,各个人物的沉重惨痛的人生历程,便会接踵而至。这种突发事件,也就屡屡打破原本营造出的松弛氛围,让我们不断地面对“人生的意义为何”这类问题,感受着作品中各类人物们的痛苦、沉郁,当然也有,执着、坚毅,又或是释然,等等。
回到岩泽线中。音无同岩泽相识相知,说出“想一起变成乌鸦”这样的话来,然后告白,然后交往。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这也是再奢侈不过的事情。自二人开始交往之后不久,黑影出现,袭击了高松,把他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忘却了生前记忆也忘却了死后世界中的记忆的NPC。看过动画,很自然就知道,游戏中也交代,这是因为“爱意”在这个世界中出现了,在这个世界里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本身就不是这个世界存在的方式所允许的。读到此处,实在不由得怒火中烧,对这个世界不讲道理的、无情的机制感到愤恨,却又有深深的无力感。
为了让黑影消失,音无被迫深深伤害岩泽。音无与GDM里其他几人共同背负起这份罪孽。我看到这里时,看着岩泽茫然无措,看着她直眉怒目,看着她从此消失不见,再看着剩下的几人痛苦流泪,再看着音无精神崩坏。在这个时候,内心中也替他们感到悲恸、无奈、自责与悔恨,为人物的命运走向而揪心。
结果峰回路转,岩泽其实没有从世界上消失。哎呀我读到此处不由得一乐,还能这么圆是吧。然后,发生了在这么一个全年龄作品里的限制级情节。我就说为什么汉化组那简明攻略里会专门写着“全年龄线路”这种话,合着是在调侃这里。嗯,当然,不论是画面还是描写,实际上都非常的委婉和克制。但我要说,这个情节是我在这类情节中目前体验最好一个。不毁气氛,不喧宾夺主,一切都是那样的水到渠成,两人的苦闷、决心和爱意,能在寥寥数语中被刻画地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嗯,岩泽第二天就迅速怀孕至七月的程度,也……挺乐的就是了。
但是又是一个转折,黑影再度出现。时间流逝,但是音无和岩泽两人的孩子始终没有诞生。毕竟这个孩子的出现也只是这个世界对他们愿望的一个回应,却并不能真正地诞生。他们甚至已经给孩子取好了名字。虽然是受到了潜意识的影响,非常合理,但是给孩子取了“初音”这个名字,呃,总觉得非常地狱呢(笑)。
最后,雅美真的消失而去了,音无和已经变成NPC的高松成为了挚友。令人百感交集。思来想去,也只能说,死后世界里不存在幸福的结局。死后世界不可能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这个宛如公理一般的话,也可以说是对动画结局的一个印证吧。大家早晚都要上路,要么彼此从不相识,要么一方永远孤独。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在这一条线路里,“留下子代”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答案。岩泽生前诞生于没有爱的家庭中,父母争吵不休,令她难以忍受。因而,她渴望着家庭,想要弥补自己人生中家庭之爱的缺失。于是,她便想让自己的孩子不再经受她的痛苦,想留下子代。在体验到了组建家庭的幸福之后,她终于满足离去了。
二、由依线:出神入化,泪水决堤
由依线的一大乐趣其实是看音无、由依、日向这几个人之间的互动。只是我万万没想到除了让直井催眠以外,背着由依让由依叫哥哥也能让音无回想起他失去的记忆(摊手)。
由依线对于人生意义在于何方这个问题的回应在于,“不论是多么的残疾,都能够抓住自己的幸福”。生前不断逃跑的日向,守望着死后执着追求着瞬间的闪耀的由依。
“因为他人,才有了自己的存在。”这是日向在逃避了自己的整个人生之后方才醒悟出的道理。日向很喜欢照顾音无,以至于让人怀疑他的取向。这个情节我本以为单单仅是一个乐子来着,不曾料到还有这样一层缘由在背后。重新来过,再次开始游戏时,见到日向对音无的照顾,这才明白这是他经历了那样的人生之后的觉悟和改变。
由依的形象是非常有趣的。当然仔细想想每一个人都不可谓不有趣。只是有趣的灵魂之内,还有着无力的过往。她为了自己憧憬的本垒打,哪怕自己悟性不是很足,也要坚持练习的执着,甚至能让人落下泪来。有了音无对她球技的惊叹,在日向的回忆中,我们方能明白由依的个中心酸,感受到由依的顽强。由依的执念、日向的决心、人生的意义,三者碰撞于一点,绽放出了绚丽璀璨的幸福而又寂寞的花朵,出神入化,让人泪水决堤。活下去,就是要面对人生的种种。悟到这道理后,就只需要迈步向前的勇气。
三、松下线:莫名很有诗意
松下护驒的执念在于他要趁着自己还未转世时记起阳菜子的脸。松下的回忆,以及这条线路的最后,都强调了向日葵田的存在。作为一个失明的人,松下对空气中的气味、皮肤上的触感、耳边传来的声音等的感觉非常灵敏。这样敏锐的感触,颇有几分诗人的风采。遗忘了所爱之人的脸庞这种事,可能不算什么新鲜事或者天大的事,可是也非常有诗意啊。我之所以感觉有诗意,其实是因为我由此联想到《挪威的森林》开篇的一个场面,即渡边时隔十八度春秋回想直子的脸的情节。明明回想起了再清楚不过的风景了,“但那风景中却空无人影。谁都没有。直子没有。我也没有。”我读这一段时觉得非常有诗意,把这场景记下了。松下线的这些描述,则让我重又想起了这个颇具诗意的场面,连带着我也觉得松下线莫名地很有诗意了。
这一条线并没有对所谓“人生意义”做出解释或给出答复,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前进”这样一个主题上。松下最后清晰地回想起阳菜子的脸了吗?其实没有吧。但是,他借由那一点点的熟悉感,同阳菜子做了最后的道别,决心要前进下去。所以他说:“音无,我决定,为了下一次的恋爱而活着。”纵使有千万不舍,再多遗憾,人也要往前走,要前进。“迷茫的时候,就望向太阳吧。”这句话也恰恰是在说这么一个道理。
顺便一提,汉化组的攻略里提了一句松下线分宽窄两种不同的路线。还以为是什么意思,没想到是这种意思(笑)。
四、久子(支)线:阴暗沉重却又毫无意义的生前往事
这是一条嵌在共通线里的线路,主要讲述了久子的生前故事,但是由于音无此时既没有和久子发展恋爱感情,也没有和小奏合作,所以没有帮助久子放下过往决意前行。
这一条线,就当只是听了久子的故事而已吧。久子遇上了斩崎,这个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的人,而缔结的扭曲痛苦、沉闷压抑、全无丝毫爱意可言的双人关系。久子的境遇让人揪心。友善负责,这本是一个可贵的品质,却成为了逼迫久子走向黑暗、走向深渊的催命鬼。正是因为放不下斩崎,所以久子被迫承担了其他人抛弃下的完全与她无关的照顾斩崎的义务。千方百计阻止他自残自杀,带他去医院,为此忍受网络上的种种语言暴力,直到最后才不堪忍受离去。但是,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离开斩崎的最好时间了。倘若久子在发现斩崎的自杀行为时就拂袖离去的话,或许就不会发生后面的悲剧了。但是久子的善心良心让她背负起照顾斩崎的沉重使命,也在斩崎最终成功于电视节目上自杀后背负起“是我的离开害死了斩崎”这样的沉重罪孽,以至于精神变得狂乱疯癫,最终离开人世。
这样的人生,算是什么呢?硬是要认真回答的话,恐怕正如三个选项中第一个选项所言的,“毫无意义的一生”吧。降生于世二十年,最后什么都失去了,这样的悲痛与无奈,以及罪恶感,折磨着久子本人。所以音无也只能说,“别想太深”。这样癫狂的久子,也就是遇到了岩泽,结识了这样一位伙伴,才能够保持正常的精神状态。失去了岩泽,于久子而言,究竟是何等重大的打击?不必再说了吧。月光之下久子静默坐在大台阶之上的身影,显现出了属于她的那一抹人物弧光。
五、音无结弦:一个真正的立体的人
为什么说音无结弦是一个立体的人呢?这是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出发的。我们知道,在故事的叙述中,塑造的人物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扁平的形象,另一类是立体的形象。这并不是说人物塑造“扁平”就不好。这要视情况做讨论。一般来说,扁平的、单面的人物,更能向读者强烈直观地展现出自己的最独特最有力的风采。一部作品里也大多是这类人物。本作里的出场人物尽管众多,或多或少地也有其立体感。不过,大部分时候还是扁平化更甚。拿日向举例,日向表现出来的几乎一直是一个热心又有些笨蛋的形象。虽然这样概括总觉得有些对不起他,但大概就是这样。日向的行为实际上建立在“生前不断逃避,死后方才醒悟,想要改变”这一点上。只有由依线中,他才展现出了更多的立体感。我并不是说日向的塑造是失败的。哪怕是一个“单面”的人,也有很多有趣的“点”,同样能够完成丰富的细节填充。这里我仅仅是从写作技法的角度做一些探讨罢了。
其实,就算是其他人,也基本是围绕着“生前怎样,然后死后决定怎样”这一个要点作为其所表现出来的“单面”。日向是这样,直井是这样,由依是这样,山下是这样,那个岩泽线打棒球时消失而去的混在NPC中的平凡普通的人也是这样。小奏和由理,在最初也是这样的表现。通过这种“单面”迅速地让读者建立起对他们的印象。我们只知其一面,不知道他们别的表现。然后,重要的人物,比如小奏,比如由理,再比如日向,则会通过后边一系列情节之中他们的表现来进行“其他面”的描绘与完善。其中,作为叙事主视角的音无结弦,则是在整部作品中最具立体感的一个人。
音无有着开朗热情,甚至也有些天然的一面。比如,松下线中他愿意倾听松下的生前往事而不嘲笑,为了让松下回忆起阳菜子的脸,付出了很多努力,甚至以为向日葵真的永远面向太阳而和小奏和日向和直井和由依一起合力种植了一片向日葵田。
音无也有着谨慎理性的一面。游玩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选项其实就能表现出,音无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了一番思考和选择之后的结果。他不随波逐流,没有真正地忘我地投身于死后世界战线的活动中,也没有轻易地答应小奏的邀请。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说音无没有轻易地答应小奏。游戏中很多选项,虽然说是提供给玩家的选择,但同样也表示了音无自己的思考过程。答应还是拒绝?现在就说出来,还是先保持沉默?直接强拉着小奏去钓鱼,还是等钓完鱼之后再来给小奏烤鱼?怎样回答由理的质询?和由理的谈判中要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看似是给玩家的,其实也是摆在音无面前的一个个问题。每一次出现选项,其实也就表示音无的一次次思考。和小奏进行合作,这一结果的达成看似只是用了寥寥数语,但是在小奏面前,其实也出现了两三次选项,这就意味着音无确确实实有着自己的考量,他做出的决定并不是轻率随意的,而是认真的、严谨的、一定要去做到的。这是他很大的特点。
音无也有爱开玩笑、经常幻想,甚至有一点点“屑”的一面。比如他会幻想和小奏怎样怎样;再比如他会想在拿了岩泽给的一瓶水后想着和她间接接吻;又比如他会让由依管他叫哥哥(或是叫主人),配上不同场景下不同叫哥哥的方式;如果走了久子支线,那么在死后世界战线的成员被直井关进教室里的那个夜晚,他会想着要不要去夜袭久子(笑)。非常有意思。
音无同样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兄长。他积极进取,在初音逝去后愿意奉献自己,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短暂的低落后,伴随而来的是前进的动力。在他在见到一位小女孩出院的场景后,决心以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于是决定要当一名医生时,我惊为天人。这样不怨天不尤人,甘愿奉献自我的人,是何等宏伟?如果我没记错,伴随着他下定决心的,是《otonashi》这一激昂的BGM。那一瞬间涌现的,被音无人格魅力所折服的感动,令我难以忘怀。
音无也有一点点记仇(笑)。他会在岩泽线中因为觉得关根总是闹腾,所以使坏想让关根也来参加考试,虽然最后来的是入江美雪;他也会在意识到日向总是在抽取饭票的环节动手脚而惦记着,在某些分支里,音无在棒球赛前成功让日向早餐吃上了炸猪排,自己吃上了早餐套餐B,非常让人乐呵。千方百计我音无终于成功反杀日向,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另外就是,音无非常博学。岩泽线他同岩泽聊的话题,由依线他给由依提出了一些锻炼身体的建议,在“thousand enemies”那里有个分支中还拿英语提问由依让由依自己承认自己是笨蛋。音无来到图书馆借阅医学的书籍后,每天晚上读的津津有味,颇有几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风采。
六、立华奏:笨拙的天使
当然,小奏是人而不是天使。
非常可惜地,《Angel Beats!-1st beats-》中没有给出小奏同音无最后的结局。动画版里那个学生会长结局让我实在是意难平,弄得我只好跑到《键等》片场里找两人的糖(悲)。
不过,其实体会一下麻子的思路。在本作的共通线后半部分,音无和小奏便有了较深的羁绊,音无甚至直接就明确了:自己喜欢这孩子。后续的个人线情节,其实也可以视作是音无结弦同立华奏加深羁绊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将持续到这六卷游戏的最后一卷中,所有的个人线全部结束,两人努力让所有人都从死后世界毕业为止,音无向小奏告白,水到渠成。
仔细想想,为什么黑影会出现呢?因为这个世界上出现了“爱意”。结合岩泽线的情况就可以知道,单恋不算,双向奔赴才算。这样看来,已知没有其他成员在谈恋爱的情况下,导致NEXT BEAT中出现黑影的缘故岂不就是结弦和小奏的双向爱恋。动画版也是同理。这样看来还是很好的,我何苦去《键等》里找糖呢……
音无拉着小奏去钓鱼的那个场面,配合上《Kanade》这首麻子作曲的BGM,不知为何让我有了一种宿命感,仿佛两人在此时此刻此地,开始缔结了一个将变得十分深厚的也十分苍凉的羁绊。真的,每次这一首《Kanade》响起的时候,我都不可遏制地产生一种颤栗感。啊,这就是独属于死后世界的,透露着一抹苍凉的,却又莫名壮阔的,还有着几分恋爱感的基调。所以,我非常喜欢这首曲子,仿佛就是两人缔结了深厚羁绊一样的,美好又透露着几分注定到来的告别一般的悲哀的曲子。
七、死后世界:救济灵魂的存在
细细地梳理本作的剧情结构,我们会发现,本作以对人生、对“神明”充满了不甘和反抗情绪的死后世界战线开始,揭示大家充满了不甘的人生,引导玩家往反抗这个世界、反抗“神明”这个思路上走。然后从音无结弦彻底恢复记忆开始,至NEXT BEAT为止,揭示出最为正确的、别开生面的一条道路,那就是放下不堪回首的过往,决心向前进发,从死后世界毕业,进行下一次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仿佛是丧失了人生意义一样的人们,要何去何从呢?
这个问题,本作已经给出了充分的回答了,尽管它只是六卷游戏中的第一卷而已。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要往哪里去?看了岩泽和音无的故事,看了由依和日向的故事,看了松下的故事,看了结弦自己的前生,我们便能明白,活下去,就是要面对人生的种种。悟到这道理后,就只需要迈步向前的勇气。这个道理,就是本作的鲜明的主旨思想。这一大主题已经在本作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来了。后续的五卷游戏,则是对这一主题的填充与再深化。但是,最核心的部分,已经挑明了。所以说,这一作看上去是不完整的,实则完整无缺。
这是我们完成了全部章节之后,水到渠成就能领会到的事情。
八、说说选项系统
本作的选项似乎有六百多个,而且每一个选项可能都关乎着之后剧情的发展走向,排列组合之多,数不胜数。就连我这个平时几乎只存一个档,仅偶尔再多存几个档的人,也存了有一百五十多个档。但是,选项虽多,却十分精巧有趣。一方面,选项能够昭示人物自身的思绪活动,这一点前文已经说过了;另一方面,选项也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般的代入感和真实感。人物要如何行动,如何言语,如何应对,通过一个又一个选项,我们将串联起所有的线索,抵达最终的结局。
很多小细节的微妙变化,人物情感认识的不同程度、不同顺序,也隐藏在不同的选项之中,有待于我们去发掘。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这一作简直就是“视觉小说”里游戏性之最。这是一个最大限度利用了选项系统,开发出游戏性的杰作。
九、说说日常与非日常,以及一些好笑的点
这里我的很多感想在讲岩泽线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这样看来我似乎有些详略不当(笑)。反正只是一个感想,也不必在意这种事情啦。
我想再补充几个好笑的有趣的部分。
一是直井文人奇特的催眠术。
二是由依线中音无和小奏为了帮助由依而干的一些好玩的事情。
三是日向这里的“大材小用”。我没记错的话,《绯染天空》里月歌是不是也说过“大材小用”,同样用错了,然后遭到了吐槽……
嗯,还有汉化组的一些好笑的注释。我记得有个稻荷寿司的注释,虽然我没有截图。
十、说说音乐
《Angel Beats!》里的音乐总是给我一种别样的震撼。当然了,我并不是学音乐的,对音乐也几乎一窍不通,听《未完成的交响曲》听了两边除了“哇哦”的感想以外什么也说不出来……但是,姑且也发表一下我的一些想法吧。
这部作品的音乐带有“死后的世界”的独特的氛围,粗糙点说,或许就是苍凉感、哀伤感吧。这样的氛围,配合上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自然便带来了一种奇异的非日常感。游目骋怀,但见长空寂寥。如此的孤寂和空旷感。
然而,与这样的“死后世界”的氛围形成强烈反差的,就是SSS团的曲子。不论是GDM乐队的歌曲,如《Crow Song》《Alchemy》等,抑或是那一首主界面的《Theme of SSS》,都是昂扬的、抗争的,在苍凉感下充满了斗争精神。推完岩泽线,推完由依线,返回主界面的时候,《Theme of SSS》由平和忽而转向激昂再转向热烈的时候,浑身上下不由得一遍又一遍地过电一样,太鼓动人心了,有一种对不平的世界的愤懑,也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意。
看了一眼作曲,一个是麻子,另一个ANANT-GARDE EYES,也是经常参与到Key游戏和动画制作中的很熟悉的团队了。我有时就想,两位果真是天才的作曲家。
十一、让我做做白日梦吧
假如《Angel Beats!》这六卷游戏能够做出来,将会是怎么一副模样呢?
小奏、音无、日向、直井这四个人组成的团队将会齐心协力帮助剩下的人解开心结吧。比如入江,假如果真要在《Angel Beats!-2nd-》的片场里写入江线,想必是,先问出入江的前尘往事(灵异事件与另类的校园霸凌行为),一番努力过后,入江因缘际会,或许是见到了波斯菊,于是做了一个梦,梦见新之介将大家拯救。但是,梦境的最后部分,入江没有说出来。新之介在二十多年后,决定忘掉她;而她也决定,要像新之介那样,继续前行。于是,入江最后也消失了。大概就是这样的面貌吧?可惜,剩下的那五卷,注定是有生之年了。这也是一种缺憾啊。
我还是很希望剩下的五卷游戏能做出来。虽然希望非常渺茫了,但是万一有奇迹发生呢,笑。
本来好像还有很多事情想要说,还想再讨论讨论这部作品的世界观,再讨论讨论那些出场人物,但是这文章写了将近十个小时了,差不多是我推完整部《LOOPERS》的时间,我的阅读速度慢到令人发指(笑),很多想说的感想都有些忘记了。嗯,我还想重新把它推一遍,这是非常少见的能让我有重来欲望的一部作品。
在最后,请允许我重申一遍我这篇文章标题的意义: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在形式上虽然“未完成”,但实际上是完整无缺的,并因此而显得结构新颖。那我在想,《Angel Beats!-1st-》里这若干个充满缺憾的生前和死后的故事,恰恰就是一个又一个充满缺憾的人生的音符,汇聚而成了这么一部形式上、结构上有所缺,但内容上主旨上皆已完整表现的杰出作品,宛若一首“未完成的交响曲”。
相关的阐释,虽然已经在上边非常详细地表达了,但是我的表达能力实在欠缺太多,很多想说的东西,终究没有说出来。嗯,以待来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