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剧透】为什么说美好的每一天(素晴日)是一个缺乏深度的故事

《美好的每一天》作为最知名的剧情作之一,优点很多。很多玩家很喜欢它,也有不少玩家觉得无感。关于《素晴日》的优点与缺点,大佬们也都分析得很透彻了。我想从我个人的角度,谈谈它在剧本上可能令人无感的原因:它的故事缺乏深度。

个人色彩很浓烈,大佬们锤轻点。 

 

在阐述之前,我会解释一下,我心目中的“有深度”的故事是怎样的。


下面,我将叙述一下我的论证思路。除了最后一段之外,前面的大段阐述其实很多都像废话。但我为了尽量严谨,增加说服力,都啰嗦地写了。如果你认同这是个深度不足的故事,以下文字你可以全部不用看。如果你看到每段第一句话就赞同的话,就没有必要看该段后面的废话了。如果我的阐述里有事实性错误或逻辑性错误,欢迎指出!

我将首先从音无彩名这个角色的作用,和终之空2结局的作用,分析它们在带来好处——推进剧情、为剧情提供合理性 的同时,造成了负面影响——消解了角色的个人气质(如英雄气质,牺牲精神)、削弱了作品的现实意义。

之后,我将分析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为什么说这部作品中是哲学探讨为剧情发展服务,而非反之。以此确定后面对剧情逻辑分析的方向。

第三,我将从剧本结构的角度,分析它在剧本结构上尽管有新奇之处,但依旧缺乏独创性

第四,我将从意象和引用等角度,分析素晴日的美感的来源,指出这种美感有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自我拓展中或“高级感”上,而且是基础不牢的廉价高级感上。

最后,我想进入作品的最核心的部分:剧情逻辑,阐述它为什么是一个脱离现实且深度不够的“蛰伏强者觉醒救爱人”的故事。从而得出“《美好的每一天》是个缺乏深度的故事”的结论。


    在此之前,我想先声明一下,我个人认为《美好的每一天》的综合素质在GALGAME中非常顶尖。不过,作为一个历史级的作品,吹毛求疵的批评有是必要的。而且,GALGAME中也不是没有剧本深度在《美好的每一天》之上的作品(为了不引战就不在这里举例了)。

《美好的每一天》是一个好作品,一个已经成功、大众评价已经接近GALGAME天花板的作品,所以不用以“区区GALGAME而已,不必苛求”的观点来保护它,反而应该用更高的标准看它。我认为这不对GALGAME玩家有害。

这篇文章的对象是已经全通了游戏的玩家,没全通的玩家还请先感受一下原作。(或者读我的上一篇文章(划去))


深度

一个东西的“深度”,往往指的是一个东西的内涵,是其接近本质的程度。  



我以为,对故事而言,一个有深度的故事应该是 人物、人物关系、人物关系的发展兼具隐秘性、普遍性和强烈性,能够充分发掘出人们生命中强烈的、很少被触及的元素和元素组合 的故事。说人话的话,有深度的故事就是要能表现出人们共通的明白但说不出来的强烈情感,或者表现出人们没意识到但被提及时被触动到的强烈情感。

这种“深度”的表现方式并不是固定的。它可能是传统的、情节上的深度,比如《孔乙己》,读者对这类人有一种强烈而隐秘的情感,但通过《孔乙己》的文字描述才将这种潜意识生动地表达出来。也可能是现代的、结构编排与文字使用上的深度,比如《尤利西斯》里从语言表现上写出有时模模糊糊有时清晰有时扭曲的意识,或魔幻现实主义的“有真实感的魔幻情节”。这两种深度其实也是相通的。


一个故事要“有深度”,需要其引发的情感同时具备强烈、隐秘和普遍三个特点。你可能会因为一段10秒钟的哭着说“我好爱她她不爱我”的视频而被触发强烈的情感,但由于这种情感易被揭露,因此无法被认为有深度。你可能会因为某个新奇的言论而产生隐秘的情感,但因为不强烈,所以也不能被认为是有深度的。如果被触发的情感不是能引起广泛共鸣的,通常也不能认为是有深度。


当然,故事的深度如何是随读者群体的自身情况而变化的,但毕竟有个总体的趋势。评价一个故事是否有深度,我认为可以用这三点来作为准绳。  


音无彩名与终之空2的利与弊

音无彩名这个角色有强烈的“杂质”感。她是身处故事世界之中、看上去又像在世界之外的、故事世界干涉者。不能说她的存在是个败笔,因为她的多次登场确实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和故事逻辑的完善。但她是一个不受玩家掌控而受剧本家任意掌控的、随时可以使用的、能力无穷的机械现一次,就是降神,她每出以使故事更脱离现实基础为代价,推进一次故事。没有音无彩名,故事将不明所以。但有了音无彩名这个“异物”,故事中的角色变得越来越扁,越来越强烈地提示玩家:这些角色不过是纸片人,是被剧本家操控的非现实的角色罢了。降低角色的真实感有时不是一件好事。

终之空2结局既是一个填补下限的妙手,同时也是抹去上限的败笔。它为故事的所有可能性提供了合理性,也使得所有人物的发展逻辑可以被世界之外的因素随意影响。“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在作品中起到的一个作用,是“所有的意义都可以被读者赋予”,这使得它导向了不可知与相对主义。终之空2结局消解了一切故事世界之中的意义。换句话说,每个角色都没有自己的必然命运,一切都可以凭读者的幻想来解释。这么写的正面作用是完善了剧情逻辑(即承认剧情中没解释清楚的情节都可以被任意解释),拓展了想象空间。但作为负面影响,作品一些缺陷被掩耳盗铃般掩盖住,也使得人物的挣扎就是提线木偶。当你不用严格的眼光去看这部作品时,这种缺点无足挂齿,但它确实也降低了作品的沉浸效果,影响到了作品的深度。

举个例子,当你看一张乱涂乱画的纸时,你可能看着它像任何东西,可能在这张纸上发掘出任何故事(可能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这种自由想象的经历吧)。但你能因为这种“什么都可以”的想象,而用你对它最浪漫的想象,称它是最伟大的艺术品吗?如果承认这是伟大的艺术,那么万物都是伟大的艺术了,那么就没有差别,就没有伟大了。评价作品时,也许应该去掉这些掩人耳目的修饰,回落到故事本身中去。主要看它本身是个什么故事,而把你在它上展开了什么联想放到次要位置。  


哲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哲学内容是《美好的每一天》的特色。对《美好的每一天》中的哲学内容的不同理解,是评价《美好的每一天》的关键分歧点。在这一小节,我会分别论述:为什么说《美好的每一天》中是哲学探讨为剧情发展服务 而非反之,和哲学探讨在《美好的每一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在《美好的每一天》中,哲学探讨是为剧情发展所服务的,认为整部作品的剧情发展是为了进行哲学探讨的观点是一种误读。原因主要一下两点。

首先,《美好的每一天》的故事是可以脱离哲学讨论而存在的,而哲学讨论不能脱离故事而单独存在。由于终之空2提供的对故事进行不确定解读的合理性,一切对故事斩钉截铁的确定解读都无法取得权威。你只要愿意,你完全可以把其中每一个角色的行动都想成是寄托了某种哲学情思。但是,我们为什么不以解构主义、存在主义等等主义的观点去思考其他所有经典作品中人物(比如《红楼》中的贾宝玉)的行为呢?这种类似思维方式在历史上不是没有过。国初那一段时间,各种新老作品都被用ys形态的观点拿出来重新解读了一番,也不是没有取得成果。某一段时间,世界各地的评论家搬来弗洛伊德的理论解释各种经典,说哈姆雷特的行为动机是恋母。可为什么这种用特定理论去解读作品的观念会被反复利用又反复抛弃?(其实这些“成见”从来没有被真正去除过,但去除它们至少是一个目标)因为贾宝玉的故事并不依附于哲学实现或意识形态,没有哲学或意识形态观点,故事照样是鲜活完整的。这个道理对素晴日也适用。素晴日去掉所有的哲学探讨,故事结构、情节逻辑不受太大影响。看上去,去掉哲学讨论可能会影响到角色的行为动机,但角色的动机完全可以从其他角度去理解。间宫卓司的疯狂行为可以解释为哲学,也可以解释为就纯发疯,间宫皆守与水上由岐的行为,可以不用解释为追随哲学,而解释为使命感或日久生情。没有那些哲思,故事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依旧完整清晰。


《美好的每一天》中的哲学讨论是修饰性的,去掉所有点哲学内容,并不会使得作品崩塌,也不会使得作品无神,哲学对这部作品而言只是一部分肉,不是骨头。它不能成为评价作品的最关键因素。整个故事不依附于哲学讨论而存在,只是因为作品中夹杂了大量哲学讨论和终之空2对随意理解的鼓励,所以它容易将玩家导向哲学思考。对从哲学思考中发现《美好的每一天》nb的玩家,nb的其实是你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大脑,想必你的音无彩名在终之空2为你提了一个美好的假设。用同样的心态,恐怕人间的大多数作品都很哲学很深刻很nb了。


反向也提一下:素晴日的哲学探讨不能脱离剧情独立存在。其实这一点不必深入,把素晴日中的哲学讨论单独拎出来就出来,你就能发现它们要么是不明所以的引用,要么是针对特定故事情境的探讨。显然,它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第二,回到素晴日的哲学讨论本身:素晴日中的哲学的引用及其有限,讨论也模糊浅显,讨论的最终指向也是“幸福地活下去吧”这种不需要哲学讨论也能得出的结论。(间宫皆守自己说的这是用听不懂的话讲“谁都懂”的道理)。它里面谈到的哲学,就类似于一个你和一个物理系的说时间旅行科幻片说“这部电影可涉及了相对论和冲动理论”并不能提起兴趣一样。它仿佛涉及人生的终极问题,但它在这些终极问题上既没有对过往理论的严格论述,也没有提新奇的观点。换句话说,素晴日中的哲学并过人之处,几乎不涉及对哲学问题的严密探讨。它也不需要有,作品中哲学探讨的作用本来就不是探讨哲学。它对真正的哲学学习起到的帮助,一是了解几句名言,二是激发一下兴趣,除此之外恐怕没有了。


素晴日中,哲学探讨的作用是什么呢?素晴日的哲学讨论有两个特征。首先,它是以展现美学效果为中心的,是为表现作品服务的。哲学讨论中夹杂了“一个最难相处的哲学家”这样的感性化表述,还标了不少生平日期,更不提角色根据具体情境随口说的种种讨论等等,这就好像你想读产品说明书时,说明书跟你吹做这个产品的某某工程师谈了多少次恋爱一样。作者这么写的主要目的不是想让你搞清楚这个命题的具体是什么,而是让你产生一种综合的美感(包含高级感、临场感等等)。


第二,哲学探讨还多用于剧情推进,起到了润滑剧情和强化中心表达的效果。不多说。


综上而言,哲学探讨的作用是为讲故事服务,是“文学上”的作用。之后考察作品剧情逻辑时,哲学内容只能当做一个修饰。  


剧本结构

这一节其实没有什么好仔细说的。首先肯定一下多视角描写确实营造起了不错的悬疑氛围,视角的转换也顺畅舒服。但是,我们可以看一下更本质的故事,看一下去掉了作为修饰的音无彩名、终之空2、哲学探讨之后的故事。


男主角武艺过人,智商高,艺术修养深厚,但因为要保护所爱的妹妹而导致了实力被隐藏。故事开场,在暗示出主角的处境后,男(女?)主角的平静生活被意外事件所打破,他一步步在迷茫中探索,经过多次对幕后真相的错误推测,终于让读者发现黑幕,接近世界的真相。为了击败黑幕,主角付出了很多努力,遭遇了很多挫折,终于在故事结束时有代价地解决了黑幕,拯救了所爱之人。之后,几个重要角色走向自己的归宿。这个故事框架是扶她自在《终之空》的基础上为《素晴日》故事搭建的新“筋骨”。已经说成这样子了,稍微对通俗故事创作有了解或者有阅读经验的人应该看出来了:这是一幅非常平凡,没有一点点新意的筋骨,一个标准的英雄故事。而且,这种因为主角对事件的解决中出现了不少机械降神,使得它在标准的故事中也是相对笨拙的,主角的英雄行为是他超凡的命运的馈赠,他的个人特质或个人奋斗在这种命运的强大力量前显得可笑。这种太多了,举个小例子,为什么他摔出被羽咲抓住时会找回意识:因为不明原因发生的明晰梦,很难说是因为个人努力或由岐的帮助。他的与众不同是天生的与众不同的高贵(对故事而言,是角色从始至终的超凡力量)。后文也将继续阐述这一点。


这里不想说太多,新瓶旧酒的平凡的筋骨可能也会出深刻的故事。但无法说作品的结构提升了作品的深度。



素晴日的高级感

对很多玩家而言,素晴日讲的是一个很“美”的故事。它确实很美,特别是颠倒常规的场景描写和有冲击性的现场刻画。在这一节,我想说的是,通常被认为是《素晴日》“美”的源泉的文学引用和哲学讨论,带来的美感部分是一种建立在廉价的高级感上的美感,而这种高级感对故事深度的提升很有限。


首先想谈谈“高级感”。这个源于美术设计的词,原指的是一类设计品比另一类设计品更精致高雅的感觉。说白了,“有B格”和“low逼”的区别,就是有高级感的东西和无高级感的东西的区别。“高级感”天生源于比较,没有low逼就没有高级感,而被认为是高级的东西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总体风格统一、细节精致繁复、和最重要的:小众。对语言艺术而言(比如GALGAME的剧本),这样的高级感体现在:节奏得当,文笔精美,以及题材、材料小众。


创作中应当追求高级感。对《美好的每一天》而言,在叙事和文笔上的表现相当不错。其众多小众题材所造成的冲击力,效果也不错。这几方面很多人吹过了,我就不仔细吹了。我想讨论的是:《美好的每一天》中哲学讨论与文学引用借鉴中所带来的高级感,究竟是怎样子的呢?

关于哲学讨论,详见上一小节。哲学对剧情发展是点缀修饰。但是,当你对一个不懂哲学又向往哲学的人谈起维特根斯坦说过玄乎言论,中间还夹杂一点维氏本人桀骜不逊的生平时,B格(高级感)一下子就起来了。但如果有人在作品中引用“力改变运动状态,惯性阻碍运动状态的改变”(牛一律)并借题发挥侃侃而谈一番,你恐怕不会觉得有b格。因为牛一律大家都知道,而且你也知道拿牛一律扯人生态度没意思。所以说,哲学讨论的高级感,是建立在对维氏理论的陌生感和其小众的特性上的,它会随着你对这个理论的多次见面而消失。你还会对“薛定谔的猫”感到有B格吗?你也许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薛定谔的猫,但你也因为它的过度重新解释而感到审美疲劳了。这种高级感相对比较廉价,因为随着读者阅历的加深,题材本身的陌生程度差别将会逐渐削弱,因此题材本身带来的高级感也会逐渐削弱。

同样,对文学引用而言也是一样。评价文学上的引用好不好,要看两个方面:引用材料本身好不好,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好不好。引用材料方面,像爱丽丝、西哈诺、银河铁道之夜这些,它们高不高级,同你看维特根斯坦高不高级是一个道理。如果你认为它们陌生且小众,那它就是高级的。另一个是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如《斜阳》中所言,是不是贵族,看的不是家世和用度,而是举止。语言艺术也一样,毕竟爱丽丝写得再好,不能体现引用爱丽丝的作品也好。对素晴日的材料使用而言,至少它比起那些弄个金毛角色就取名爱丽丝的动画要好,但在剧本中,依然很难在不脑补的情况下找到作品中人物与爱丽丝系列、《银河铁道之夜》中的人物在命运上的深层联系。相比起来,更像是先有《美好的每一天》的故事,再找到与之有联系的文学作品并与之联系。它不是以很俗的语言讲很雅的故事,恰恰相反,它是以很雅的语言讲着很俗的故事。

我这里因此说这么多,不是想说《美好的每一天》不高级,而是想表明,即使《美好的每一天》给了读者高级感,但从文学引用和哲学讨论中给出的高级感是相对廉价的,很难说能拉高作品的深度。

而且,高级感对审美体验不是决定性影响,特别是对于语言艺术而言。不能说像狄更斯、大仲马、塞万提斯,中国的水浒三国西游这样的一开始为大众而创作的作品,蕴含的力量一定比有些曲高和寡的诗歌要差。

关于高级感,还有不少可说的,这里就不细讲了。

总结一下,在评价《美好的每一天》的剧本深度时,且不说高级感有没有,至少不应太纠结于这一点。  


剧情逻辑


终于分析最核心的部分了:在去除遮挡核心的种种修饰之后,我们来看看剧情究竟是怎样的。下面,我想讲一讲为什么说素晴日的核心故事情节,要么肤浅,要么与现实脱节。

首先问几个问题:1.主角是否是一个普通人?2.主角是否具有积极的英雄气质?3.主角遭遇困难陷入迷茫时,有几分是因为他和普通人相似的困境?4.主角解决困难时,有几分要归功于他的英雄气质?

拙见:1.显然不是。尽管作者想说明男主的武力“比起真正的行家还差很远”,但在整个剧本的世界里,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就连道场师傅,都能在一夜之间击败。(通过举例二战时期能躲子弹的武术大师来增加男主一夜击败师傅的合理性那里,可真是把我看笑了)尽管作者想说明男主“现在成绩很差”,但在剧本的世界里,他有最高的B格,最丰富的智慧(音无彩名这个论外不算在内)。尽管作者想说明男(女)主现在没什么朋友,但由岐形态下有拔群的社交魅力,卓司形态下寥寥几语就有恐吓人心的力量。可以看到,虽然作者尽力像使主角普通一点,可为了构建故事,作者不得不赋予主角超凡的能力。主角从设定上就非常NB,这使得作品的现实感降低了。


2.可以说是。水上由岐、悠木皆守的魅力不必多说,就连间宫卓司,也让不少玩家报以同情。美中不足的有两点:一是悠木皆守与后来的水上由岐拼命保护间宫羽咲的动机在哪儿?原作中并没有说破,你可以认为是人格诞生时就被赋予的使命,也可以认为是日久生情。但无论哪种,要么是脱离现实的强加设定,要么是英雄气质寥寥的、平淡情感;二是悠木皆守与水上由岐的“爱”只局限与彼此和间宫羽咲身上,他们对其他人的关心比较缺乏(甚至比不上间宫卓司对高岛同类相惜而产生的感情,和间宫卓司对希实香由新奇而产生的感情)。这也进一步削弱了他们身上的英雄气质。


3.作为主角的间宫皆守面临的困境是:对间宫羽咲心灵可能被间宫卓司伤害的担忧,和对水上由岐将要消失的不舍。前一项困境中,与普通人日常困境相似的是“我要保护妹妹受伤的心灵”或者“我要保护喜欢的人受伤的心灵”,然而造成这种心灵伤害的原因是“她喜欢的我不认识她还要伤害我自己”。这种脱离现实的体验很难说能与玩家产生共鸣,即使要共鸣,共鸣的恐怕也是“要保护爱我的妹妹(爱人)”这一点。后一项困境就更脱离现实了。与好友(爱人)分别是一种常见的体验,但与由岐分别的原因相当非现实,不忽略去的话很难引起共鸣的。多重人格可能带来新鲜感和高级感,但这种感觉很容易逝去。


4.关于如何击败困难,保护羽咲的心灵这一点。剧本家还是有努力地去表现悠木皆守不屈的英雄气质,以及为战胜困难付出的努力。但是,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首先黑幕间宫卓司不是被英雄悠木皆守击败而消失的,而是被水上由岐用“那个电波小子就让我来带走”这种机械降神般模糊的理由击败消失的。大boss不是被大英雄正面击败,这极大地削弱了大英雄身上的英雄气质。不过,拯救下坠的羽咲时,皆守是依靠了自己的力量,这一点值得赞赏。然而,其他人从天上落下来都稀巴烂(包括水上由岐),就甚至在不受重伤的情况下还能保一个人,这又削弱了真实性。要想在这里获得感动,玩家就不能细想为啥就他摔不死。我个人觉得,让主角和配角在物理规则面前平等,让皆守的命运同当年水上由岐一样,用自己生命换羽咲的生命的话,故事的深度会好很多。

总结一下上面四个问题,我想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皆守确实是一个英雄,但使他陷入困境的和脱离困境的,很大程度上都是脱离生活实际的命运安排。在这样一个故事中,读者无法与自身深层命运共鸣,难以获得与人生挣扎对抗的力量。


回到我们最初讲的“有深度”的故事的尺度——隐秘、强烈、普遍。几乎只有在前三章中,玩家才能体会到那种压抑的狂躁与呐喊,只能在前三章中,才能随人物经历或惊愕或迷幻的命运,也只有在希实香线中,才能看到与现实困难的正面肉搏。而到了后三章,到了统摄整个故事的主线,剩下的只是一个天生神力的英雄在命运的馈赠下击败不知来源的黑幕拯救爱人的故事,要么与现实脱节严重,要么肤浅。褪去了层层叠叠精致繁复修饰的素晴日,在剥开那些脱离现实的因素后,剩下的故事和人物,很难说比“隐忍!三年之期已到,龙王归来”更有深度。


这种肤浅+脱节的组合反映出的是什么呢?肤浅反映的是剧本家想表达的核心观点(也就是“立意”)上的空虚,与现实脱节处反映的是剧本家在面对难以处理剧情合理性时的无力。  


最后的话

总结一下:素晴日拥有一个画过妆的平凡的骨骼(故事核心结构)和贫瘠的心(故事核心思想),只有一副漂亮的肌肉(语言形式)。借用话语与旋律的比喻,它有美妙的话语,奏乐者能奏出漂亮的音色,但没汇成动人心魄的旋律。


它有优点,我个人认为很适合推荐给想了解galgame的魅力的萌新。它的优点是宽泛,流畅,猎奇有刺激性,综合素质高。但作品的深度的缺乏使得作品不值得顶尖的评价。最后看下来,素晴日最大的优点是:叙事诡计与超现实画面带来的悬疑惊悚、残酷情节中的感官冲击与其现实意义、和巧妙的文字游戏所带来的文字本身的美感。故事的精彩之处在前三章,在那里有曾经性情中人情绪炽烈的青春扶她自,后三章只能看到技巧娴熟之后精心编织而无心的空洞之网。基本上可以说,深度只靠前三章的高岛希实香情节和方舟中众人的疯狂拉起来一点。


我个人仔细全通过三次素晴日,并且为了让自己这篇批评文章更少漏洞又多次重新翻了原作,并为了修正自己的观点读了很多感想文和探讨解析。即使如此,也不能说读了很多遍,不能全文背诵,说清每个细节。欢迎对我文章中的事实性漏洞和逻辑性漏洞进行指正,这也是我纠正偏见的机会。可能文章的措辞会让不少喜爱这部作品的玩家感到不爽,但我没有针对某些特定玩家的意思,还请平静看完平静讨论。


当然,无论批评者怎么批评,都不能影响你喜欢这部作品。你个人喜不喜欢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个人喜不喜欢也是我自己的事情,但是,对作品的评论与分析与作品本身一样是脱离其本身存在的,这与终之空2所想表达的世界不同:不管喜不喜欢,评论就这样在那里存在着。



其实我说了很多啰嗦的废话。不过我觉得,啰嗦是为了减少漏洞。也许大段都是废话,但要是其中有一些你觉得赞同或者觉得值得讨论反驳,我觉得就是值得去写的。尽管,千言万语,最后都没有你作为玩家的这样一句话来得真实:“我觉得素晴日就是好。”或者“我觉得素晴日就是没感觉。”




本文转载自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6998949136

已获得原作者: 夏山鬼 同意 

1 条评论 1 转发
评论
你还未登录哦~
评论
{{reply.createAt}}
{{reply.replyContent}}
{{reply.createTime}} 回复
{{subNode.createAt}}
回复 @{{subNode.targetName}}: {{subNode.replyContent}}
{{subNode.createTime}} 回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