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悲剧之中追寻我们的幸福


 今年下半年,桐叶老师在steam上发布了自己新作,宝石少女。

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抱着十分“公式”的想法去看,(  虐妹,宝石  )但这次rkr更换了自己的素材,从一开始的纸魔(  其实这作也有,《暮光山村的惨剧  ),再到去年的冥契,很难想象风格有这么大的变化。今年又是以十分稀少的中欧实际的魔女狩猎为切口,向我们讲述了少女的复仇。

   第一幕———悲剧的始发

  在一开始雷米便向我们阐述了他恶魔的身份,我们也通过拉兹瑞尔的回忆能够知道,这个山村里面其实是存在魔女的,而在那时,惨无人道的魔女狩猎就已经开始了。在第一幕的最后,我们从约翰的口中得知,其实一开始是露西的母亲被作为魔女审判,而rkr对于这部分,魔女的产生或者说悲剧的始发点,其实并没有做到很详细的交代吧,小镇中突然来了一个外乡人,之后小镇的怪事就开始多了起来,似乎看起来有点太突兀了,而且rkr的暗示其实也不是很明确,在游戏的开头也就提了一嘴“这附近的治安有点不太好”。也许这种一笔带过的写法,再后期回收伏笔的时候会让人觉得一头雾水(  雪人我没有Q你嗷)。

第二幕——悲剧链的产生

 

 我很喜欢rkr在剧情中把这个小镇所产生的悲剧比作链条:路西的母亲被献祭——人们感到安心——小镇怪事没有结束——寻找新的魔女——指控艾尔莎——艾尔莎在被火烧之前露西承认了魔女——艾尔莎的绝望——人们心有余悸——直到小镇再次出现怪事——献祭老奶奶......而rkr在文本中安插了多处暗眼,如在老奶奶被献祭的时候,告诉卢比亚选择随波逐流,不要在这个时候发声。也包括之前雷米告诉拉兹瑞尔,这是一条因人们无穷的猜忌,怒火,而产生的悲剧链。对应到中世纪惨绝人寰的魔女狩猎,而悲剧在此时越来越大,艾尔莎小时候就处在这种摇篮中,被她人排挤,因为自己独特的幻想症而被孤立,直至长大,她才接触到村子的阴暗面,被下流的神父盯上,被周围的人以下流的眼光看待。在这个无依无靠的时候,也许只有宛如天使般美丽的路西才能拯救艾尔莎,我们并未知道拉兹瑞尔名字的由来,但我们可以猜测,艾尔莎想要设计的天使的原型,应该就是路西,因为二者都是蓝色的瞳孔。在悲剧中,幸福并非唾手可得,也并非从天而降,我们的幸福是由我们自己定义,艾尔莎遇到了路西,并且与她坠入爱河,最后带着失望离开了这个世界,也是属于艾尔莎的幸福。这种在小角色的悲剧中追求自己的幸福是rkr的一大特点,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纸魔、冥契的故事


第三幕——名为拉兹瑞尔的”复仇

  按照艾尔莎的要求,雷米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宝石人偶——拉兹瑞尔。这场名为拉兹瑞尔的复仇就正式开始了。游戏里面多次使用了有限视角的手法,使得我们从几个片面的角度去理解故事,最后靠自己的理解拼凑整个故事。一开始雷米限制了拉兹瑞尔的外出,是因为担心她被外界的负面情绪所埋没,而在露比的助攻之下,拉兹瑞尔也逐渐想要去窥探外面的世界。

第一次到隔壁镇的时候,拉兹瑞尔就被庞大的规模吸引了,然后又出来了本作的关键人物——天使安什,之后,拉兹瑞尔就在心理种下了名为魔女的种子。而拉兹瑞尔第二次来到了隔壁镇的时候,感叹道白天的镇子与傍晚的镇子是两种景象,白天的相安无事,内地里的互相猜忌,造成了傍晚众人对着老奶奶实施魔女的处刑。(这个老奶奶其实没有交代清楚,我们并不会知道是否后续会被做成人偶,还是被拉兹瑞尔记住了,而且在后文的回忆中说到,这种处刑,必须是老奶奶承认自己是魔女才会实施,不然只会被逼供。而这些rkr都没有交代出来,其实有点可惜,但也给我们玩家的猜想空间。)

而安什也设局诱骗了拉兹瑞尔想要让她杀人违背之前定下的契约,可惜被及时赶到的雷米救下。而rkr还在发力!之前的那本《暮光山村的悲剧》其实是假的!而我们之前所经历的艾尔莎的视角,到底是艾尔莎本人呢?还是说那本书中所记载的《暮光山村的悲剧》?之后的大决战,雷米心中的心结,也被打开了。写了这么多,其实拉兹瑞尔一开始就并非是复仇的机器,她只是拥有这一颗复仇的宝石和单纯的对于雷米的爱。她自己也会承认到对雷米是一见钟情,也会喜欢看到雷米的笑容,所谓复仇,也许是重新感受一遍艾尔莎的经历,亦或许是琉璃色的宝石替代了淡蓝色的宝石。但这些我们都要等到第二部出来才好说。

  结语

本人上一部玩的《青空下的加缪》,而本作《宝石少女》在荒谬的程度上其实可以与青空下的加缪相比,但是在这样的一个荒诞又疯狂的世界中,抓住我们自己的幸福,追求自己,即便你成为艾尔莎一般被人冷眼相待,也请你不要随波逐流,艾尔莎在最后会认为死亡比结果好,时间会冲淡她的那份悲伤,而带着这份悲伤,走向天堂与路西大人相见,才是她真正的愿望,他人的温柔,也许是她眼中的毒药。这种自我的崇高追究与贞洁,才是悲剧中寻得幸福的钥匙。


(桐叶老师这不是画的挺好吗)










2 条评论 0 转发
评论
你还未登录哦~
评论
{{reply.createAt}}
{{reply.replyContent}}
{{reply.createTime}} 回复
{{subNode.createAt}}
回复 @{{subNode.targetName}}: {{subNode.replyContent}}
{{subNode.createTime}} 回复
回复